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董柳
15日晚,放开“单独二胎”的消息一确定,立即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从昨晚到今天,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人口专家、学者,对这一计生新政进行解读,并对近40年来我国计生政策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而对于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后会否导致人口迅速增加的问题,人口政策专家张枫表示,以广东这样的人口大省为例,政策启动后,每年新出生人口可能增多10万到13万,对总人口形势冲击并不大。
兑现33年前的承诺
有人口学者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口政策的初步提出和受到严重干扰阶段(1949~1971年);人口政策的形成和全面推选阶段(1971~1978年);人口政策的日益完善和稳定阶段(1978至现在)。时下人们所关注的提倡“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指的就是第二、第三个阶段。这次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也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回望近40年计生政策的发展变化,其中有几个时间节点。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的是晚婚晚育,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女24岁以后生育。“稀”指的是生育间隔要三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2个孩子。
1980年9月25日,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下称《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农村群众可以生育二胎。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符合规定的农村夫妇可以生育二胎。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可以生育三个孩子。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藏族城镇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藏族及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
1980年的《公开信》中提到:“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如今,中央决定启动“单独二胎”政策,等于是兑现了33年前的承诺。
计划生育功不可没
如今调整和完善计生政策,启动“单独二胎”,并不是否定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人口政策专家张枫透露,自打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广东少生了3600多万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则指出,过去我国人口全世界第一,计生政策对中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减缓了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使全世界人口的总量和达到顶峰的时间都有所推迟。
《大国空巢》作者、人口学者易富贤也曾指出,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计划生育功不可没。”
现行人口结构特征令人忧
“放开‘单独二胎’,调整和完善现有生育政策,是大势所趋。”2011年起,人口政策专家张枫接受媒体采访时总会表达这样的意思,放开“单独二胎”只是时间问题。
他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人口发展已走到一个转折点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现有总人口13.39亿,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0.57%,处于低生育水平。数据还显示,2011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41亿人峰值,2012年下降为9.37亿人,按此趋势,2030年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可保持8亿人以上,但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有所减弱。
与此同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经各路人口学者分析计算,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至201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到14.3%;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五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仅剩16.6%,创历史新低。
而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长此以往,未来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境。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曾坦言,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而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周仲高指出,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也会降低产生“失独”现象的概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链接
短期生育率可能略有反弹,长期来看不会大起大落
广东每年或多生13万人
15日中央决定一出,网上就有人表达一种忧虑:“单独二胎”政策启动,生育率会否有所反弹?对此,张枫认为,短期生育率可能略有反弹,但长期来看不会大起大落。他对此的分析是,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少,政策对他们没影响;城市人口压力大,生二胎的动力不足。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尹志刚也认为,由于生活、教育成本的提高,低生育思维定式已在处于生育期的新生代家庭中悄然形成,很多年轻人不会盲目跟风生育。
周仲高告诉记者,广东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调研数据,按照全国的数据,总体有50%-60%独生子女愿意再生第二个孩子。“大城市意愿比较少,中小城市比较多。比如广州不会出现大规模大起大落,会有小反弹,但几年之后反弹就会消失。”
按张枫估算,在广东这样的人口大省,政策启动后每年新出生人口也不过增多10万到13万,对总人口形势冲击不大。易富贤则预测,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从理论上最多让这批受益人群多生不到200万个孩子。
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目前,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5到1.6之间。
“国际公认的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妇女总和生育率是2.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单独二胎”启动实施着手,释放一部分生育势能,是中国完善生育政策的表现。
夏杨、 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