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人瑞本月开拍百岁艺术照
■本市计划建最高寿老人照片墙,免费为老人拍照
人民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在敬老院为104岁的陈亚珍等老人拍照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晨报记者 陈里予
“陈阿婆,看这里!”“咔嚓”一声,一张沧桑却纯真的笑脸,定格在照片中。这张笑脸的主人,已经104岁。而谁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陈亚珍老人第一次拍正式的艺术照。
从本月起,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和人民照相馆联手开始为上海最高寿的多位老人拍摄百岁艺术照,记录下上海最高寿老人的笑脸。此外,上海市最高寿老人照片墙已经在谋划中,未来每一年上海最高寿老人的身影、笑脸将和长寿秘诀一起集体出现在照片墙上。
第一次拍照不知手放哪
深秋的暖阳下,104岁的陈亚珍坐在藤椅上,当照相机镜头对着她时,她略显紧张,笑得有些尴尬。“阿婆,笑一笑。”陈亚珍露出了仅剩的一颗牙齿,满脸的慈祥、善良。104岁了,陈亚珍却是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拍照片,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摆。直至护理员为老人整理一下衣服、梳了梳头发,陈亚珍才稍稍放松下来。“阿婆,拍照片开心点。”朱泾第二敬老院的老姐妹们用金山话给陈亚珍鼓劲。随后陈亚珍越来越有镜头感,笑得越来越自然。而当十几位福利院的老姐妹站在陈亚珍身后来张全家福时,作为福利院的“一姐”,陈亚珍笑得更加灿烂、幸福。
要不说陈亚珍的年龄,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大部分头发乌黑闪亮,几缕银发隐约闪现,至今每天自己吃饭、坚持自己洗衣服。陈亚珍的丈夫、孩子很早就离世了,这几十年来,陈亚珍一直过着孤老生活。不过,她并不孤单,七年前,陈亚珍住进朱泾第二敬老院,80多位住在福利院的老人都成为了她的家人。同院81岁的远房亲戚说,陈亚珍曾经是家中小姐,父亲是医生,家境是蛮好的。老人没有别的什么病,就是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好几年了,不过平时一般也不吃药。
遗憾的是,走过104年春秋,陈亚珍老人却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朱泾第二敬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老人住到福利院时,身边没有一张照片。”当福利院告诉老人有专业摄影师会来上门拍照,她很期待。
老人拍艺术照并非易事
陈亚珍是上海最高寿的老人中第6位留下风采影像的。走出朱泾第二敬老院,昨天下午,人民照相馆的专业摄影师黄沫华又从金山赶到青浦城区。在这里,百岁老人夏定一也在等着。镜头里的夏定一看上去更为年轻,好像只有六七十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咀嚼功能良好。和陈亚珍相比,夏定一对镜头更为熟悉,因为他自己就很喜欢拍照,喜欢刻章、写诗、画图。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和人民照相馆联手为上海最高寿的多位老人免费拍照,记录下最长寿的瞬间。拍艺术照,很多高寿老人都是第一次。至今,在最高寿老人的照片集中,留下身影的年纪最大的老人要属住在西藏南路的郭连生。和他住在一起的大儿子今年也已经90岁了。老人六代同堂,家庭成员多达84人。为了拍110岁的艺术照,老人穿上了最爱的红色衣服。108岁的孙凤英,“三寸金莲”的小脚特别引人注意,拍照过程中老人也很紧张,不过老人一直哼着小曲给自己打气。“为百岁老人拍照,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作为人民照相馆的拍照老法师,黄沫华已经拍了三十几年,不过如此集中给那么多百岁老人拍照还是人生第一次,“拍照的时候,他们看着我,那种历经岁月沧桑的目光,令我感到安详宁静。”在他的镜头里,皱纹也是一种美,记录着一生的辛苦与沧桑,更显得慈祥、善良,令人肃然起敬。拍摄中,黄沫华也慢慢了解到老人们的长寿秘诀:“他们家庭条件大多不富裕,不少住在老式弄堂,不过都很乐观。”
给百岁老人拍艺术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年轻人,老人们的表情和动作并不丰富。另外,百岁老人们的耳朵普遍不好,拍照时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即使黄沫华大喊大叫,老人们有时候也没反应。不过,黄沫华发现相机就是他们沟通的最佳工具,只要他一拿起相机,认真的老人们就能猜到他要拍了,也会立即配合摆好姿势。
照片墙考虑每年更新
要留下上海最高寿老人的笑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本月起,志愿者分别向36位最高寿老人家庭征集拍艺术照的意见。没想到阻力重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家庭婉言推辞。不愿意的理由多种多样:有些家属担心老人身体不好受不了太多的刺激;有些家庭比较低调,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也有老人自己不愿意,因为不喜欢对着镜头。
尽管如此,上海市最高寿老人照片墙仍在酝酿之中。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坦言,至今上海长寿老人评选已经好几年了,每次评选结束很多市民会四处打听上海最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更多的人想一睹长寿老人的风采。目前考虑照片墙每年更新,将每年上海最高寿老人的笑脸定格在照片中。上海市民如果想了解长寿门道,可以在这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