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 芳)H&M、C&A、ZARA、森马……这些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快时尚品牌服装质量是否过硬?安全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11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公布了包括上述品牌在内的54个品牌的70款平价成人快时尚品牌服装随机抽样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超过三成抽验服装存在甲醛含量、pH值超标、标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等健康风险。本次抽检的境内生产服装与境外生产的质量相差无几。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张德志介绍,本次抽验由中消协委托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承担,所有抽验的服装都是在京沪随机购买的快时尚品类服装。试验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等。
抽验结果显示,能全部符合上述标准的服装有45款,占全部样品的64%;不符合标准的有25款,占36%。其中,不符合标准样品的主要问题包括:纤维含量标注不实,特别是一些标注为棉、纯棉等天然材料的服装,实测含量却是粘纤等化纤材料。该协会专家介绍,由于化纤材料致敏风险较天然材料高,虚假标注可能为个别过敏体质消费者埋下健康隐患。
抽验还发现,前些年比较突出的服装甲醛超标问题在快时尚品类服装中并不突出,仅一款存在该问题。但多款服装存在pH值超标问题。该协会专家分析,服装pH值超标可能导致皮肤产生灼伤感、滋生细菌,易引起疾病。消费者在购置服装时很难通过肉眼发现上述问题,但用清水漂洗一遍后,基本就能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