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意大利干细胞专家保罗·马基亚利尼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于今年6月9日在瑞典对一名罹患气管癌的36岁男子实施了该移植手术。当时,这名病人处于癌症晚期,其气管已被完全堵塞,由于没有合适的移植配型,只能利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培育移植所需气管组织,来进行移植手术。由于气管使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制成,因此没有发生排斥反应,病人也无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这例移植手术意味着需要移植气管的患者无需等待他人捐赠器官,如在患病初期接受这种治疗,治愈率将显著提高。
人造气管的制造者表示,这种气管最直接的应用将是造福罹患气管癌的病人;不过,同样的结构或许也能帮助喉癌患者,这些病人常被诊断为癌症晚期,而且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选择。
几年前,马基亚利尼和其他专家也曾使用病人自己的骨髓干细胞制造出了数百万个上皮细胞和软骨细胞,用以包裹一名肺结核病人移植的新气管。比利时医生也曾将一个捐赠气管植入一位病人的手臂内来“种植”新组织,然后将新组织移植入病人的喉管内。这两项移植手术都是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包裹气管,病人也不需要服用抗排斥药物。
专家表示,人造结构可被用来制造气管、食管等简单器官,但要想在实验室制造出肾脏或心脏等更复杂的器官,可能还有待时日。
个性化人造器官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而阻碍除了解决免疫排斥反应和大量生产的技术瓶颈,还有伦理道德的束缚。自体干细胞人造器官技术不但摆脱了对器官捐献者的依赖,排除了排斥反应的危险,还解决了器官移植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这是一项突破性技术,尽管离成熟还有待时日,但曙光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