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亚洲的经济水平,亚洲人主要疾病病种的演变,亚洲的老龄化程度,都强力地推动着亚洲医疗器械市场急剧变化:微创器械需求猛增,诊疗设备迅速普及。
1、微创器械需求猛增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报告显示:30多年前(即上世纪70~80年代),亚洲主要国家,包括日本、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肺结核、肺炎、胃肠道炎症和肝炎等疾病,而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的头号致死性疾病则是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性疾病。但是,30多年后,亚洲国家的致死性疾病病种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加之中、日、韩等东亚国家迅速老龄化,导致心血管疾病上升为这些亚洲主要工业国的头号死亡病种。这对亚洲医疗器械市场的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国外经济学家预测,2011年,全球心血管微创医疗器械,如植入式血管支架、血管手术用导管、心脏瓣膜、人造血管、血管手术用微型气囊等各种心血管微创器械产品销售额将达到惊人的195亿~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将占全球心血管微创医疗器械市场的一半份额,欧洲占28%,亚洲列第三名(占15%),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其他地区合计只占7%。
2、诊疗设备迅速普及
亚洲医疗器械市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电子成像诊断仪器市场快速发展。30年前,亚洲仅有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院普及了CT机等先进的电子成像诊断设备。而30年后,亚洲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大型成像诊断设备市场。2010年,全亚洲成像诊断设备销售量较高的品种依次为黑白或彩色B超机、普通CT机、MRI仪等。目前,一些亚洲国家的乡村医院也开始普及CT机了。
此外,随着高血压、高血糖等成为亚洲的高发病症,而感染性疾病退居亚洲疾病谱的后几位,那些方便随身携带和使用的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仪等小型检测产品在亚洲国家热销。2010年,全亚洲共计销售2600万台电子血压计、1800多万台电子血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