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医疗器械网获悉数据表明,2006~2010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额以平均21%的幅度增长。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在欧洲、美国和亚洲三大区域。相比医用敷料庞大的出口规模,国内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医用敷料市场需求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我国医用敷料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国内医疗需求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出口的增长,市场对高端敷料产品的需求也明显增加,从而拉动了高端敷料进口的增长。
医疗器械招商人士介绍到,我国医用敷料产业从20年前的“加工业”发展到今天的“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善、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以及质量管控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行业抵御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重要原材料——棉花的暴涨暴跌中沉稳化解来自各方的危机。
医疗器械人士指出,在出口市场方面,目前,我国医用敷料主要以贴牌出口为主,在国际市场上,除少数像中东这样的市场之外,行业内还没有企业真正打出自己的品牌,也没有企业拥有自己稳固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因此,产品出口主要依赖国际经销商,我国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有限,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孱弱,出口产品价格始终处于低位水平。尤其是我国传统医用敷料出口面临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临近国家和东欧新型市场经济等国的竞争挑战;高端医用敷料技术力量薄弱。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此外据医疗器械专家人士了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传统纺织大国,但不可否认,还不是高端敷料生产强国。我国医用敷料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和出口的优势产品主要为药棉、纱布和绷带等天然材料类医用敷料等大宗产品,2010年传统棉制敷料出口8.3941亿美元,占2010年中国医用敷料出口的69.25%。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棉花总产量呈持续下降之势,从而带动了棉花价格的逐年上涨。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原材料等相关成本也不断上升,导致药棉、纱布和绷带等天然材料类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