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疗器械招商人士了解,广东省物价局最近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受门诊统筹、药品价格“三控”政策等影响,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尽管盈利能力不错,但今年1~5月的整体销售额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约11%,另一家外来的大型连锁药店甚至亏本运行。
医疗器械专区在药店已很常,在新医改步步推进、医疗公益性日臻完善的当下,广州药店再次面临更加完善的医保新政冲击,药店普遍加强综合性经营,增加非药品,如保健品、医疗器械和日用快消品等,这对全国同行转型大健康或是一剂催化剂。
据医疗器械专家人士介绍,新规中规定参保人到基层医疗机构发生普通门诊统筹金需支付的比例较旧办法提高了10%。周女士此次感冒不轻,吃药、打针等合计费用210元,她只需支付52.5元即可,剩下的157.5元由医保统筹金支付。“我算了一下,比原来节省了21元。”周女士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按“普通门诊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月300元”的规定计算,如果参保人当月需要用足报销额度,那么可节省数十元钱,“这点对一些参保人而言很受用”。
据医疗器械专员了解,原来,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物价局联合发出的《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办法》(穗人社发〔2011〕79号)文件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广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按规定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二、三级医疗机构本部设置的除外,下同)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75%、其他医疗机构55%的比例支付统筹金;灵活就业人员及外来从业人员,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指定基层医疗机构65%、其他医疗机构45%的比例支付统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