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专家人士指出,目前我们的大多数产品都处于同质化极高的市场环境内,这就导致同类产品之间形成竞争,在品牌、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等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甚至会在某零售平台产生进场竞争,这就是零售业可以获取进场费这一营业外收入的“土壤”环境。
正如国家的税收取自于民,政府将税收统筹管理,建设基础设施服务于民。一个产品同样如此,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否足够大、品牌力足够强、产品的售后健康服务足够及时和贴心,这都取决于消费者为产品提供的营销费用多少以及营销费用的合理统筹使用。就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取决于资源统筹配置是否合理。
医疗器械招商人士认为,目前在医药零售连锁业态中流行的OEM、高毛利产品免收进场费,其实是工业将进场费外包给了零售方。以一个双方接受的结算价格成交,工业只收取该类产品的生产成本费用和少量的利润,而将高毛利产品或OEM产品应该配置的各种营销资源全部砍掉,这部分被砍掉的资源能否被零售方赚取,取决于零售方的零售技巧和能力。
医疗器械招商人士强调,工业是否采用外包式进场费,需要谨慎为之。首先调查目标零售连锁是否具备产品销售的能力,否则,不仅工业无法赚取少量的生产利润,零售连锁也会浪费生产成本产生的费用。
医疗器械专家人士指出,以现金的方式向医药连锁企业缴纳进场费是目前多数品牌药品生产企业常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出现两种局面,第一种就像开篇所述王经理的情况那样,只进场不上量,第二种是既进场又上量。
此外医疗器械专员认为,判断零售连锁是否具备为消费者提供该类产品的售后药学服务,只会拦截品牌产品、替换成高毛利产品的粗放式零售能力,无法为产品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无法提升产品的营销资源总额度。比如治疗脚气的抗真菌乳膏药品只能有一个高毛利产品,否则,就会分摊第一个高毛利产品的利润。拦截知名品牌药的份额相对稳定,制药企业需要考虑:药品的高毛利在目标医药连锁企业是否具有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