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疗器械专家介绍,医药商业是“国药股份”的核心业务。“国药股份”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主要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通过“国药控股“持有“国药股份”44.01%的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国药股份的业务包括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及仓储物流三个部分,其中医药商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10年医药商业为公司贡献了96.46%的收入和89.33%的毛利(国药股份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9.18亿,其中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7.08亿)。
据医疗器械专员了解,医药工业长期仍是公司发展的重点。2010年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亿,虽然对公司的收入贡献占比很小,但是却为公司贡献了12.48%的毛利。2011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亿,同比增长13.64%,慢于公司医药工业2007-2010年平均25%的年复合增速。
医药商业业务范围不断丰富。1)、公司目前的医药商业业务主要集中在药品领域,公司开始加大布局毛利率较高的医疗器械销售业务的力度,并相应地成立了医疗器械部。考虑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招标主要还是以医院个体进行招标(排除河南省于2011年4月开始将医疗器械效仿药品,纳入政府统一招标的范围),而且这种现状短期之内很难改变,公司借助其已经拥有的医院资源(尤其是北京地区),医疗器械的销售规模有望加速扩大。2)公司目前的销售对象主要为三级医院,公司逐步通过终端业务不断将其销售触角向一、二级医院、社区及零售终端进行延伸。
医疗器械专家认为,政策拖累公司医药商业的盈利水平。2011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32.88亿,同比增长17.21%,而毛利率却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医药商业毛利率地降低主要受累于一系列政策的负面影响,自2009年初由卫生部颁布《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开始新一轮的招标以来,北京市针对二级及以上的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以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新一轮招标在2010年10月底才基本完成(自2009年初开始,我国的药品招标全国范围内有一个统一政策,在此框架之下,以省级为单位制定招标细则,并由政府统一组织招标),在一定程度拖累公司的医药商业盈利水平(2011年3月,发改委发出通知降低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2011年8月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自9月1日开始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和神经写同类药物的最高零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