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德倩
连日雾霾中,我们的房子如何“呼吸”?近日,复旦大学教授的一套7000元成本的自制住宅通风系统,将公众目光聚焦建筑通风领域。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所长张旭教授指出,现有空气质量环境,正将一道日益急迫的“选择题”摆在中国住宅建筑标准面前:究竟是维持原有的自然通风换气体系,还是转向提高建筑气密性并采用机械通风体系?如何解题,关系深远。
据介绍,自然通风并非简单的开门开窗,在建筑设计领域,它指通过门窗、围护结构、缝隙渗透等设置,确保开启门窗后,室内空气的质量可通过与室外空气交换得到改善。目前在长江流域住宅建筑相关设计规范中,有规定住宅的换气次数需达每小时1次,即每小时有相当于房屋容积的空气可获交换。这一技术路线相对机械通风而言,成本较低,也符合中国人长久以来开窗透气的习惯,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的主流。然而,随着一些地区频频亮起空气质量警报,通过开窗使室外空气进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基础,似乎正被撼动。与此同时,一些居民也出现了恐慌心理,近期,通过室内循环净化室内空气的设备热销,可见一斑。
那么,把自然通风换气变为机械通风,是否可凭借过滤处理装置,对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有所帮助?专家解释,机械通风,指的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单独设置通风管道设备,并有专门风机驱动运转,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张旭教授指出,日本、欧美等国大多采用机械通风路线,日本在其《建筑基本法》中明确,在机械通风的条件下,房屋每小时换气0.5次。他举例,如正被热议的那套7000元自制通风设备,专业上说采用的是“集中排风,分散进气”的通风方式,与其类似的装置在欧洲一些地区从40多年前沿用至今,在上海,一些高档住宅、高层建筑也偶有采用。
“我们应该看到,最初机械通风的出现和推广,更多出于建筑节能考虑,国外注重房屋保温节能,对气密性要求很高,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机械通风才应运而生”,张旭指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筑节能是重要考量,如今这一侧天平显然又多了一个不轻的砝码——更为主动地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减小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
这一态势下,改弦易辙似乎理所当然,然而令我国学界及相关部门陷入两难的原因有三。首先是能源。增强住宅气密性能另设通风净化系统,从采暖上减少的能耗与通风净化系统增加的能耗孰多孰少,还需细细算上一笔账。这一点在我国目前能源相对紧缺的大环境下尤为关键。
其二是净化技术。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工业上早有成熟技术,比如集成电路制备时,需将空气中每立方米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减少到几十颗,每小时换气次数将高达50次以上,这需要不低的能源资源消耗和庞大的系统初投资。再看住宅领域,想靠简单的住宅通风及一般滤网挡住室外的PM2.5,显然不现实,其中的运行成本要素也需仔细考量。
第三是可操作性。若改为机械通风技术路线,对房屋的气密性要求极高,必须随之大变样的,可能是整个建筑产业的传统,从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到房屋布局,不一而足。当前我国正值快速城镇化阶段,能否“消化”得了基础建设领域如此剧变,还未可知。
专家指出,无论如何选择,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是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