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重庆“女孩暴力摔打男童”余波未息,福建又传出“14岁男孩勒杀8岁女童”惨案。短短一段时间内,涉及未成年人暴力惨案接连发生,让人揪心与无奈,儿童的“暴戾”隐忧已经到了引起家庭和社会亟待关注的时刻。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所有人心中一个暂时无法解开的疑问。不可否认,人性的确是最难琢磨的,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在国外,也曾发生过类似儿童暴力案,英国就曾有两名10岁和11岁的“邪恶儿童”因为犯下虐待儿童案被治罪,而他们施暴的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无聊”。“邪恶儿童”为何会如此邪恶,这里面究竟是否有本性的因素,当然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但这并未妨碍英国社会对于这一案件的反思。毕竟,仅仅将案件归于个体原因,极有可能让社会失去一次自我改善的契机。
即便“邪恶儿童”确有其与生俱来的本性因素,但后天的成长环境同样有巨大影响。正如英国的“邪恶儿童”最后被发现成长于充满暴力的“毒性”家庭之中,缺乏心理与精神上的关爱。那么,回到“暴戾孩子”身上,她/他们的行为背后,究竟又有何深层次的原因,其生长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其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就更值得我们追问和反思。
儿童的暴戾倾向,是我们社会亟待重视的现实。一种是语言上的,嘴里动辄迸出“削死你”“宰了你”“做掉你”等言词的孩子比比皆是;另一种是行动上的,动辄对别人动手动脚,喜欢欺负弱小,用暴力解决问题。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可能是受到影视剧和动画片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对成人社会暴力言行的耳濡目染。尤其是校园暴力的屡见不鲜,让所有孩子都难免置身“暴力的染缸”。
过去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不仅胆小害羞,受了委屈也只会跟家长老师哭,根本谈不上会聚众上演“全武行”,但自从一些电影电视剧中出现某些“野蛮女友”之后,现实社会中的野蛮女孩便层出不穷,某些小女孩还自以“野蛮”为荣,今年9月,一段女学生集体围殴女同学的视频在网络上串红,一群穿着校服的女生对着一位同样穿着校服的女孩扇耳光、拳打脚踢甚至罚跪,而类似女学生施暴行为在网络上几乎就是一搜一大片。
非但是电影电视剧中暴力场面随处可见,虚拟的网络暴力,现实社会街头巷尾的不规范的“暴力执法”,某些新闻中毫不掩饰的抓捕现场等等几乎都在向人们展示“暴力的强大”,而我们某些孩子家长也往往会给孩子灌输些“人善被人欺”的暴力思想,岂不知在我们成人社会看似“正义的暴力”,对于中小学孩子而言能让其记忆深刻的只能是“暴力”。
其实,人生成长往往就是那么关键的几步,该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时候疏于给予,该给孩子严格塑形的时候却放任自流,就如一棵小树该修剪的时候任意肆意滋生,不可能不出问题。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若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几起悲剧连续发生,只是社会问题和一些未成年人成长问题的反映,一个个“个例”背后反映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和原因。惨剧频繁发生,教训极为深刻,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们应该痛定思痛,从改良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入手。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社会需要孩子们健康成长后的成果,而不是肆意生长之后的“苦果”,从小做起、从小养成好性格好习惯,是一个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