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成绩是肯定的,李包罗在媒体专访中指出,在1000所三级医院中,计算机在医院里比例数已经在国际上不是非常落后了,在很多应用上已达到国际前列水平。计算机系统和医院运行已经密不可分,已成为医院正常运营支撑的支柱。而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发展地区和落后地区,高端和低端医院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他还希望,中国面对这个挑战时不应重复国外曾经犯过的错误。
而“智慧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概念。李包罗认为“智慧医疗”应是随时随地的,当病人或者健康人需要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时,都应非常容易的、便捷的获取到,而且对于每个患者都应得到公平的医疗服务。另外医疗器械专家人士认为,医生也应具备高超的医治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才能说是智慧的医疗,并且目前医疗界也在朝着“智慧医疗”的方向迈进。
在谈及医疗信息在医改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时,李包罗介绍说国内和国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差距。在国外,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医改成功的关键,但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只是医改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但是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去年4月在医改文件里面,已经把信息化作为支撑医改能够成功的8个最基本的支柱之一。可见,医疗卫生信息化是非常有利的工具。但是没有改造的政策,没有改造的力度,没有改造的方法,信息化是不能独立的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的,这不是买计算机医疗卫生改革就会取得成功的。
如今,国内大中型医院网络数字化、医疗设备比比皆是,而患者就诊速度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相关医疗器械招商专员表示,医疗卫生信息化应该是为病人提供更优越的服务,速度更快,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需要一个过程信息化发展,配套有很长的路,有很多医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比如一卡通,一个患者拿这个卡本身就可以加速他在医院内部流转,用计算机预约登记可以减少在医院里拥挤程度。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为了使这种协调出现流程改造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问题不是单靠信息化和技术问题,非技术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