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监护仪的发展浅析
医用监护仪器因其可向医护人员提供病人生命体征的重要信息,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应急处理提供重要依据,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ICU、CCU、麻醉手术室及有关临床科室。随着计算机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对危重患者和潜在危险患者监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用监护仪器的监测参数越来越多、结构组合更加灵活、网络功能13渐完善、操作界面更加友好简便。展望监护仪未来的发展趋势,监护仪正在朝以下方向发展。
1 小型化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路的集成化越来越高,使得监护仪的体积越来越趋于小巧。同时为了满足医院社区服务、现场紧急救护等方面的需求,监护仪制造商开始研制便携式的小型监护仪,其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危急病人的运输和抢救,甚至能更好地满足野外、战地和运输途中的需要。
2 综合化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的监护仪只是对心电信号进行监护、显示、报警和记录,功能上比较单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护人员希望监护仪能实时监测人体更多参数而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以便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应急处理。与早期监护仪相比,现代监护仪的监测功能已从心电监护扩展到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 15,输出向量、pH值等多种生理参数的测量。信息输出的内容也从单一的波形显示转变为波形、数据、字符、图形相结合;既可实时、连续监测,又能冻结、记忆、回放;既可显示单次测量的数据和波形,又能进行特定时间段的趋势统计。 ·
3 专业化
由于医院科室分工越来越细,使用监护产品的科室越来越多,而不同科室的使用,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仅仅使用一种特性的监护产品,远不能满足临床的使用要求。因此,一些专门为某一科室而设计的监护仪也相继问世。监护仪的使用,已由开始对心血管疾病的监护,发展到目前广泛地用于心脑血管、呼吸、妇产、新生儿、麻醉手术、睡眠等的监护。这些专业化的监护仪能针对特殊要求,进行特殊的监测项目,解决一些专门的问题。所以监护产品的专业化发展,不论对更好的满足不同科室的使用要求,还是对提高监护质量和提供有价值的共享信息,都是不可缺少的。
4 家庭化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13常生活提出了更高的保健要求,同时家庭病房的出现,也对监护仪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百姓家对监护产品的需要量也会越来越大。为扩大监护产品的使用范围,满足低端市场和家庭的使用要求,监护产品必须具有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低使用费用的发展趋势。今后,一种可靠、经济、实用的家庭监护仪将得到很快发展。
5 无线化
无线网络技术是把监护产品、中央站及临床信息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连接。与有线联网方式相比,其安装简单,应用灵活,尤其是在对转运中病人的连续监护、产品在多科室间的任意移动、实现随时随地的数据共享等方面更有其优越性。
6 智能化
随着电路的高度集成化,监护仪的体积越来越趋于小巧,功能也更加齐全,在可以监测ECG、NIBP、SPO2、TEMP等基本参数的同时,也可以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输出量、特殊麻醉气体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监护仪逐渐发展到有强大的软件分析功能,如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分析、sT段分析等,并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监测信息回顾,包括趋势图、表的信息存储功能,存储时间长,信息量大。今后具有各种分析功能、辅助诊断及专家系统的监护仪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7 网络化
由于通信、计算机的发展,监护仪的网络化进程加快,单台监护仪监测病人,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病人信息的处理和监测,通过中央网络信息系统,将医院多台监护仪联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夜间,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同时监测多个病人,通过智能分析报警,使每个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监护和治疗。中央监护系统通过与医院网络系统联网,将医院其他科室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存储,使得病人在医院的所有检查、病情等资料都能存储到中央信息系统,便于更好的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不仅病区、医院可以组成局域的网络中央监护,而且医院与医院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连网,使医生可以直接对异地病人资料进行采集、查阅和编辑,并实施在线的、实时的对异地病人的会诊和指导治疗,同时也可以与同行一起对病人进行会诊,提出指导性的医疗建议,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乃至远程维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不但可以使跨地区的医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共享,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维护质量、降低维护费用、缩短维护时间。
现代医学监护仪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帮助;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医学监护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医学监护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医学监护仪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