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增长迅速的基层医疗市场,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也试图分羹。据悉,目前正值中国新医改工作进行的关键时期,很多世界知名外资企业陆续进入中国低端医疗器械市场,显示出跨国企业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医疗市场的重视与积极参与的态度。
据东方医疗器械网获悉,日立医疗器械集团投资2.3亿元扩建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产基地,新工厂将主要生产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低价格和普及机,今后还将根据市场需求追加投资。日立医疗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是日本日立集团设立的制造、销售医疗器械及提供维修售后服务的独资公司。
事实上,2002年日立就在苏州成立了以生产低价格、普及型医疗器械为主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X射线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等普及型医疗器械。2008年苏州工厂的占地面积扩大了2倍,开始扩大生产使用中国制磁石的磁共振诊断装置。此次扩建后,苏州工厂的产值将从2010年的2.3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15年的15亿人民币。
而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则主要依托苏州工厂实现。新工厂计划通过引进最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中国国内采购零部件为主批量生产面向新兴国家的医疗器械产品。另外,除了制造人员,设计人员的力量也将大幅增强,计划在新工厂中开发设计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发展成未来的“亚洲研发中心”。
“这是日立医疗适应医疗器械市场二极化发展趋势。”日立医疗器械执行役社长三木一克表示,新扩建的苏州工厂主要是为了满足针对新兴国家的产品生产扩大的需要,以生产针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型和低端机为主,定位明显区别与日本本部的工厂。随着新建医疗机构的增加以及医疗事业的高度发展,新兴国家对于诊断设备的需求急剧扩大。新工厂将主要作为全球市场通用机型的生产中心,而高端机型则仍将集中在日本国内工厂生产。
据此他告诉医疗器械媒体专员,目前的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向其提供高性能、高端机;以新兴国家为中心向其提供低价格、普及机的二极化发展趋势。为了应对这种二极化的趋势,日立医疗器械也在不断的推进组织结构的构筑,按照规划,今后作为主力工厂的日本分部将设计、开发、生产高性能、高端医疗器械,以提高零部件内部制作比例、缩短作业时间为手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另外结合日立集团的力量,推动突破性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及新事业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