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医疗器械网专员统计,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利润总额突破千亿大关。于明德表示,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医药工业市场规模将以年均24%左右的增速前进。据医疗器械招商人士获悉的最新报告称,2011年中国药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
据医疗器械专员介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领域,建设生物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同时把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纳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据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十二五”期间,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根据计划,2011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面对一串串数字,医疗器械专家指出,生物医药市场潜力无穷,但目前我国制药研发能力、资本实力和市场控制力尚不如其他跨国制药企业。以疫苗行业为例,我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3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到近10亿剂,却直至最近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成为第36个通过该评估的国家,疫苗出口更是微乎其微。
有效改善医药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技术水平差等局面,推动产业整合,由大变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努力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方向。医疗器械业内专家人士认为,“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有两大任务:一是产业升级,包括产品标准升级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二是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顺应世界医药发展趋势,追踪前沿技术,大力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