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唐闻佳)受上海市食药监局委托,《上海中药行业定制膏方加工管理规范(2013版)》日前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规范强调,定制膏方生产加工市场应遵循操作规范。比如,在膏方加工制作时,如果涉及名贵细料药材,除粉碎入药外,药渣应妥善保存,发货时交还顾客,杜绝加工环节“偷工减料”。
冬至临近,中药传统制剂定制膏方将迎来销量高峰。目前,本市对定制膏方加工单位采取自由申报、认证达标的第三方监督方式,由中药行业协会牵头。截至今年11月,本市中药饮片企业、连锁商业门店、医疗单位等58家定制膏方加工单位提出了加工申报。其中,57家单位认证达标,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松江余天成堂等15家单位被予以免检认证达标,个别设备存在隐患的加工单位没有通过验收。中药行业协会介绍,认证达标的单位会在“定制膏方”成品上加贴统一的防伪绿色标识,并在外包装上标明加工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市民可据此辨别真伪。
目前,已有大部分加工单位开炉煎膏。值得注意的是,假冒伪劣的阿胶、虫草等正趁机混入市场。日前,本市有关部门在浦东航头等地査处假冒伪劣的阿胶、虫草及野山人参地下场所,当场收缴制假设备和价值达300万元的阿胶。执法人员称,利益诱惑是不法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如果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将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