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为了整合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优势创新资源,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推进医疗器械领域的关键技术,整体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新联盟成立两年多来,协助科技部组织了约30个课题,涉及经费2亿多元。创新联盟的成员主要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以及医院,也就是说它是由研发单位、企业、用户三方共同成立的。
随着医改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每年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5%—30%。对此,姜峰表示“增长很快,但投入不够。如果除科技部之外的其他部委也能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这个行业会增长得更快。”
据医疗器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相关制造企业数量超过14000家,其中99%为民营企业,但是目前国产医疗器械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却不足1/3。
比照国际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在发达国家,与健康产业相关的产值占GDP的8%—15%,而我国仅占2%不到;在器械与药品的市场占比方面,发达国家约为1∶1,我国为1∶3,器械占比不足;医疗器械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方面,美日欧达72%,我国民族工业产品仅占3%。
对此医疗器械专家人士认为,医疗器械做不大,其市场存在着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内企业做研发常常是短期行为,看到市场什么产品做得好,就想立刻去仿,他们习惯在仿制中创新。但是,想要有所突破,想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原创的技术。另一个方面,国内院校的技术和研发具有前瞻性,却无力面对产业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但是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平均只占企业销售额的3%,发达国家已达11%以上。
对于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姜峰指出政府虽然有给予企业以资助,但是在产品注册、上市、采购方面仍然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对于整个创新链的支持力度不够。实际上,对于需长时间投入的新产品研发来说,目前政府的项目资助是不够的,还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的扶持,最终要调用社会资本。他呼吁,各部委给予医疗器械产业一个配套的政策,形成有利创新的大环境,让企业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