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瑞哲
吸烟的人不怕雾霾?戴N95口罩不能超过半小时?空气净化器开一两小时就够了?今冬大打“霾伏战”,关于防护的说法形形色色,有些过于轻视,有些则重视过度。昨天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名家科普讲坛”上,来自高校、质检机构和行业联盟的专家,辩证解答了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烟草、PM2.5都是致癌物
“抽一支烟,相当于在‘爆表’的PM2.5环境中呆上一整天。”对于吸烟与吸霾的关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一针见血。他表示,从颗粒物在肺部的沉积量看,吸烟造成的影响,相当于PM2.5小时浓度高达每立方米600多毫克,就是回到了12月6日上海空气最“脏”的那天。就烟草、雾霾与肺癌之间的归因而言,吸烟仍是第一位的,可能占了40%归因,两倍于PM2.5。
关于世卫组织将PM2.5列为人类一类致癌物,阚海东解释说,第一类致癌物是现有证据最充分的致癌物,但并非最易导致癌症,“这份名单其实很长,其中甚至包括咸鱼”。
N95口罩可持续戴8小时
网传“防霾口罩”连戴半小时必须摘下换气,否则会造成呼吸困难。对此,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材料与质量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沈浩介绍,这是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适用的不同标准。以3M研制的“N95口罩”为例,可用于工业防尘,滤除95%的粒径0.3微米以上颗粒物。在高污染的带尘作业环境下,戴上半小时后,其滤除效率可能降低,呼吸阻力可能加大。但当用于滤除大气中的颗粒物时,更换不必如此频繁,按相关使用标准,应可持续佩戴8小时左右。
但沈浩也提醒,即使新口罩,也有有效期,通常是5年。口罩长期使用或长期收藏,都不宜再用。因为口罩在阻隔颗粒物吸入的同时,也阻隔着体内呼出的东西,比如容易堆积和滋生细菌。
空气净化器应持续运行
一个人80%的时间待在室内,室内空气净化器市场正火。事实上,这类外国品牌居多的产品在海外并不常用,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有误区,用起来有时像空调,有时又不像。
空气净化器(中国)行业联盟副秘书长王康介绍,目前已有5家左右的主流厂商在产品上统一印制“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三大指标分别是 “适用面积、PM2.5洁净空气量、能效比”,前两项指标的比值应当在1誜10左右。沈浩介绍,在产品测试环境下,PM2.5洁净空气量都是在最大风量条件下测得的,因此在开机净化的最初30分钟内,应设置最高一级的风档。同时,即使门窗紧闭,每个房间都有一定的室内外空气交换率,因此建议空气净化器持续运行,维持较为优良的空气质量。此时,其节能性就相当重要。
不过空气净化器不能像立式空调那样放置在房间一角,而应当尽量居中安放,确保空气循环的最高效率。此外,空气净化器的滤材更换频率比空调更高,在每日使用8小时情况下,大约需要每季或每半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