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尚处于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国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日益增长的居民健康需求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需求增长非常快;其次我们在技术层面与海外企业差距较大,进口替代空间很大;最后政府在医保支付方面,对医疗器械的政策支持力度偏弱,在海外,医疗器械可以进入医保范围,预计国家会在这个方面加大补偿的力度。
据此医疗器械招商专家指出,受中国老龄化﹑生活水平提升﹑政府持续投入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是中长期增长最确定的行业,如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约5%,远低于美国的16%。2007~2010年末,医药股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分别为1.56%、2.48%、2.78%、4.41%,2011年10月14日占比为4.02%,预计该比例将稳步缓慢提升。
据医疗器械招商专员分析,医药板块经过近一年的调整,估值的泡沫已大为缩小。目前来看,如果结合行业增速来看市盈率水平,市场已经进入了可投资区间,虽然医药行业相对大盘估值而言有溢价,但与行业历史水平纵向比较已经很低。
据此医疗器械业内专家表示,中长期依然看好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首先,一直以来驱动行业发展的因素都没变,例如人口老龄化、罹患慢性病人群比例不断增加、老百姓的支付能力提高等。其次,新医改推行后政府投入了近万亿资金,医保覆盖率和水平快速增加,这些对医药行业长期发展都是利好。借鉴海外经验各行业市值占比发展经验,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医药股在股市总市值的占比有望持续增长。
经过今年的调整,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25倍左右,许多医药个股都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配置的安全性正不断提升,随着今年逐渐接近尾声,估值切换将逐步展开。医疗器械公司的估值水平比医药板块稍高(主流器械公司估值35~40倍),主要是医疗器械不受药品降价影响且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