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疗器械招商人士获悉,10月27日上午保亭新政镇卫生院,66岁的黄大民老人因风湿性关节炎前来检查,看病、拿药,总共不到20元,新农合报销后,这次看病竟然花不到10元钱。“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价格差不多,去哪里方便就到哪里看病。”黄大民是什月村人,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展都很快。他记得20年前,镇卫生院就是一排2层的小楼房,而什月村卫生室则设在村民一间茅草房里。这几年,镇卫生院盖起了一排排新房,购进了许多新的设备,而什月村卫生室则搬进了一幢崭新的水泥平顶房里。
据医疗器械招商人士介绍,五指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就是我省中部区域医疗中心所在地。中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所在地原本是一片鱼塘,现在这片鱼塘已被填平,工人们正在工地上忙着浇铸,这里将奠定下我省中部地区人民健康的坚实基础。
医疗器械专家人士指出,新医改成果有目共睹,县乡村一体化促进了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为群众构筑起一小时高端医疗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让城乡群众看病更便宜。在总结我省新医改三年任务时,省卫生厅厅长白志勤感叹:我省医改完全得益于政府立足省情、着眼民生、深入调研,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先做好全省医改的科学规划,制定可行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医改政策,才有了实实在在惠民利民的医改成果。
医疗器械记者在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卫生室里,也看到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村民,医生李开义忙得不可开交。“澄迈县在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建设中,非常重视村医的培训和乡村卫生室的投入。”看着卫生室满满的病人,李开义很自豪。而敦茶村卫生室是我省少数能打青霉素的村卫生室之一,能打青霉素,说明这个村卫生室急救水平和急救设施都很过硬。
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就是县、乡镇、村实行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医疗模式,促进三者之间有效链接与联动,实现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发展,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少出县”,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项改革,已在我省全面铺开。
据医疗器械代理专员了解,政府在县乡村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大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白志勤告诉医疗器械记者,近期省政府又先后出台了《海南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革指导意见》等6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