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专家指出,2011年,是新医改规定的完成之年,这在预示着中国医改收官之战即将打响的同时,也标志着其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面向中国医疗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还是创新的信息化产品组合、乃至更能贴近中国医疗行业实际需求的服务内容,无疑将有效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并通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等手段,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核心问题。
目前,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均已开始结合中国特色的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解决方案研发,只有这样、而不是简单的“拿进来”,才更能符合中国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操作需求。据医疗器械招商人士了解,国内软件行业领导品牌东软已经启动致力于有效防控老年慢性疾病的信息化平台,而刚刚中标新疆、湖南和甘肃等地卫生厅项目的清华同方电脑,也表示出医疗信息化如同教育信息化一样,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观点。清华同方电脑商用业务负责人张伟先生表示:“中标各地卫生厅采购项目,能够给清华同方电脑带来丰富的实施经验,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并加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开发。”
医疗器械专家认为,事实上无论是医疗信息化还是教育等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已呈现出向国货倾斜的采购现象,其原因除去上述提到的解决方案本地化特色之外,国货计算机产品在性价比、稳定性上的优势随着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而倍受好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是保障信息化应用有效开展的核心要素。
纵观中国的各类采购项目,无论是政府、教育还是医疗等行业,都曾出现洋货占据采购主流的现象。就医疗行业而言,无论身兼重任的大型医疗器械设备、还是打印机等办公辅助设备,洋货都充斥于医疗行业的采购之中,具体到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采购中,洋货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医疗器械专家人士认为,政策的引导、财政的支持、软硬件厂商的积极投入,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速跃进的时代。此外,中国政府从传统协议供货模式到现行批量采购模式的转变,也将进一步规范采购的制度与流程,保障中国医疗信息化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