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疗器械专员获悉,国务院常务会议26日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初步建成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疫苗供应体系,实现常态必保,应急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疫苗供应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具备与发达国家同步应对突发和重大疫情的实力。中央财政对重点项目安排投资规模约94亿元。
医疗器械招商专员表示,目前Ⅰ类和Ⅱ类疫苗市场分别保持15%和20%左右的增速,至2014年分别达100亿元和230亿元的市场规模。医疗器械招商专员认为,此次规划的通过,将有益于相关上市公司的建设发展。政策的扶持,疫苗市场将分享近百亿的蛋糕。
医疗器械专家人士指出,中国现有疫苗可以基本满足常规防疫需求,但还存在研发能力相对落后、规模化生产和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疫苗实际接种率仍需提高等问题。未来要建立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加强重大和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提高疫苗生产产能和质量,合理扩大疫苗免疫规划品种和覆盖人群,提高人兽共患病防控能力,健全储备体系,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由此可见,疫苗市场空间将大幅”扩容。
据医疗器械专家人士分析,政策扶持、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控等将打开疫苗市场上升空间。目前,中国疫苗销售占药品比例不到1%,远低于全球2.7%的水平。
此外医疗器械招商人士认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新生儿数量多、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跨国疫苗巨头与国内医药企业展开合作,中国疫苗市场将成全球增长最快市场。开发特色疫苗或新型疫苗将是未来重点方向,在研品种决定了未来市场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