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国成都民企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具有世界领先科技水平的美国医疗器械行业高科技公司加州Cardima有限公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今,许多医疗器械营销公司都在通过收购维持企业的增长。不过,内生性增长才是发展的根本。F&S公司2005年发布的一项报告预测,实验室分析仪器制造商的供应价将会对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产生明显的影响。报告还指出未来这一现状将会维持,分析仪器公司需要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终端用户需求的减少。这一预测如今基本应验。据美国《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杂志对全球前25名仪器公司的调查显示,仪器行业在2009年经历了艰难的一年,销量出现较大的下滑。
目前,分析仪器公司正为未来制药行业研发投入的下降担忧,并在寻找应对策略。这期间,有一些公司成功地把重要的并购活动与公司内部的研发结合起来,形成了内生性增长。不过,仪器行业在2010年出现了反弹,与2009年相比销量增加了14%,达到245亿美元。除了市场的恢复外,新兴市场也成为仪器行业增长的主要区域。
2010年收入前3名的仪器公司分别是安捷伦、生命技术公司和赛默飞世尔科技,丹纳赫和岛津紧随其后。安捷伦通过以15亿美元收购瓦里安,使得收入从第3名上升到了第1名。而在2008年底由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和Invitrogen合并成立的生命技术公司,在2010年的收入下滑到第2名。赛默飞世尔科技从第2名下降到第3名,其收入略高于丹纳赫。
根据仪器市场展望(Instrument Business Outlook,IBO)报告显示,安捷伦生命科学部门2009财年的收入增长了35%,这里面包括了收购瓦里安获得的收入;而其自身增长达到了17%。安捷伦的研发投入在2009年为6.42亿美元,下降了9%。安捷伦CEO William Sullivan解释说:“研发投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
生命技术公司也在通过同时运用创新和收购保持着增长。生命技术公司最近的一起收购是2010年以3.75亿美元收购Ion Torrent。生命技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促使公司在2010年几款新产品的问世。生命技术公司称在2010年的总体增长率达到了7%。
去年,布鲁克(Bruker)公司通过进军新仪器市场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加了18%,达到13亿美元。该公司的医疗器械营销收入使其在总收入上升到了第7位,超过珀金埃尔默公司。该公司表示,即使不进行收购,公司的销售额也会增长12%, 2011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6亿美元,2014年的目标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