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0中国CT市场发展趋势报告》公布。该报告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编,是近期CT市场中颇具影响力和指导性的一份报告。报告不仅对我国CT(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仪)的配置现状、品牌市场格局、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中国卫生发展趋势对CT市场作出了预测。报告还公布了,卫生部将制定未来5年大型设备配置规划,以及监管方案。
二手CT约占总量的11%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知朋表示,CT的适用范围很广,部位深、不易发现的病变,如肺、纵隔、胸壁、头颅、脊柱和四肢等,它可以既快捷又准确地检查出来。但CT并不是万能的,比如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检查代替不了MRI;肝胆及肾结石等的检查代替不了B超。因此医生在检查方式的选择时应慎重。
《2010中国CT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称,2006年~2010年,我国CT市场销量由850台增加到1412台,其中2010年的销售增长率高达31.5%。截至2010年,CT全国拥有量为11242台。随着CT装机量的增加,我国每百万人口CT的拥有量由2006年的5.5台增加到2010年的8.6台,保持较快水平的增长。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每百万人口CT的拥有量还是偏低,如2006年日本每百万人口的配置量就已经达到98台,澳大利亚为51台,比利时为40台。从这组数据来看,与医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CT配置量还有很大的需求潜力,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看到了商机。
从配置年限可以看出,受地区经济差异以及医疗设备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影响,各省市CT配置中都存在一定量的二手设备,这部分设备约占总量的11%。其中,对河北、青海、天津、重庆、湖南、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查发现,河北省二手设备占装机量的比例最高,为30%,天津市最低,为2%。45.6%的设备购买于2004年~2009年,37.4%购买于2000年~2004年,而购买于2000年以前的设备占了17%。CT设备的使用年限约为10年~15年,以这样的水平推算目前需要进行更新换代的CT设备约占市场总量的15%~17%。
中低档CT销售量最高
《报告》在对CT市场竞争特点的分析中发现,高中低端市场状况迥异。从2010年CT销售情况来看,由于新医改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得到了加强,销售最多的是中低档CT,其中以单、双排CT为主,销售数量为607台,所占份额达到43%;其次是16排CT,销售381台,所占份额为27%;而高档的64排CT销售240台,所占份额为17%,64排以上CT销售55台,所占份额为4%。
64排以上的CT属于高端市场。高端机型售价高,购买者较少。32排~64排CT属于中高端市场,其中64排是主要产品,也是外资企业争夺的重点,在这个细分市场中通用医疗和西门子排在64排市场的前两位。4排~16排属于中端市场,产品成熟稳定,是我国市场配置量最高的机型,我国数量庞大的二级医院将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主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