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面向大中城市的新型医疗器械相比,《规划》明确表示,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更适合中国国情。
在华泰联合证券医药研究员胡骥看来,紧密围绕基层医疗和常规诊疗需求,重点发展低成本、高性能、普惠型的数字X 射线机、彩色超声成像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仪、呼吸/麻醉机、血液净化设备等当前基层配置急需的基础装备,加快突破主要依赖进口的中高端主流装备和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常用高值耗材的开发推广。
这也利好国内以生产基本医疗器械为主的本土企业。上述山东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人士经过深入比较后发现,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优势更明显。他认为,目前,外资要往“下”走有难度,毕竟,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和不发达地区医院的问诊水平较低,医务人员操控高端医疗设备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外资昂贵的高端设备并不对路。而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则更了解市场,销售终端也更易深入,开发的产品也适销,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这一层面,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外资企业正一步步被逼退。
值得关注的是,要加快农村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也需注意两个方面。据医保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告诉上海证券报,我国应该加大对农村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才培养,加强各项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医疗器械使用的标准和规范。此外,我国需要做好医疗器械在农村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但要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建立档案,对医疗器械的购买、使用、维护都要进行有效监督,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