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用耗材的作用和用量迅速增加,人造器官、介入材料等高值耗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医用耗材定价高昂、收费混乱,已成为老百姓看病贵的新“黑洞”。多位医疗界政协委员建议,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管。
用什么样的医用耗材?患者不懂,只能听医生的
“由于技术高度垄断,医疗机构在销售使用高值医用耗材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元庆说,对于是否需要高值医用耗材、选择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患者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往往对医生言听计从。在现行医保制度下,高值医疗器械耗材大多不能报销,需要患者自己来掏腰包。
“目前医院医疗耗材的年使用量已占其医疗总收入的6%至16%。”民进山东省委在提案中称,医疗器械的销售环节过多,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环节,价格都要增加一定比例,最后一级代理给医院的价格平均加价2至4倍,甚至是出厂价的10至20倍。一般来讲,高值医疗器械耗材的回扣在30%左右,这造成一些医疗机构非高值不用、非进口不用。
耗材贵意味着“提成”高,医院有选择贵耗材的冲动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初衷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虚高的价格。”但在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玉光看来,集中采购并未起到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的目的。
“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值医用耗材供应商与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但集中招标采购中参与各方均存在强烈的推高价格的冲动。”他说,政府对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实行间接管理,没有采取有效干预手段监管生产企业虚报成本和虚高定价,无法有效控制供应商在投标时的虚高报价,导致中标价格居高不下。
“当前,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仍难以控制。”刘玉光说。
建议采取限价措施,把高值医用耗材监管起来
民进山东省委建议,制定高值医用耗材监管目录,将医疗临床中价格高、使用量大的医用耗材列入监管目录,逐步缩小医疗项目外单独收费的高值医用耗材产品范围。
对列入监管目录的高值医用耗材设立一定比例的最高流通差价率,即无论该产品有几级代理,其总加价率在出厂价格/口岸价格基础上最多只能在此差价内。对医疗机构实行累退差率管理,并采取限价措施,比如购进价为1000元(含1000元)以内加收10%,单件进价1000元以上实行累退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单件加价最高不得超过800元。
“应由患者或其家属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决定使用哪一种耗材。”丁元庆说,患者具体要使用哪一种高值耗材,医院应首先向其说明能够提供其选择的品牌、价格,解释清楚每一种高值耗材的特点和性价比。idlj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