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移动医疗开始成为投资圈内热议的话题,随着穿戴式设备的逐步兴起,移动医疗的软硬件结合势必引发下一个市场爆发点。人们对医疗上的需求与医疗条件的不足形成了冲突,医疗健康信息化市场已经成为一片蓝海,据idc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十大it趋势指出,移动医疗将成为2013年医疗机构重点建设it系统之一。
微软件架构前首席顾问杨枫目前在移动医疗领域创业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医疗与移动的相互碰撞形成移动医疗的火花,以此满足中国人多种多样的医疗需求。中国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带来的漫性病人群越来越多,依靠现有的医疗条件没能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移动医疗的市场才会受此关注。
移动医疗应用和服务包括远程患者监测,视频会议,在线咨询,个人医疗护理装备,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这主要是来自于降低医疗保健成本和加强医疗服务范围。数据显示,现在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除了医院已有具有的这些基础,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移动通讯需求及习惯多种多样,移动医疗应用主要分为面向医院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b2b模式是远程医疗,b2c模式是疾病管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关于移动医疗的app已达到千余个。杏树林移动医疗开发公司创始人张遇升接受采访时表示,杏树林的产品已覆盖国内10%左右的医护人员。上海时云医疗科技创始人郭辉对记者说,目前他们基于现有的家用血压计外接数据传输模块,手机app提醒用户在什么时间节点进行血压测量,将传输的数据形成一条曲线,从而来进行分析,以达到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在意的无非是商业模式,医疗健康行业市场很大,但因为体系复杂性,商业模式并不显而易见。目前政策方面来说,国家规定医生的执照只在医院内部是合法的,这使得一些进行远程医疗的app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政府在中国产品保险上的付费还是比较少的,发美国只要这个产品能降低疾病,提高患者安全或满意度,提高医院效率,想得到保险公司的支持就不会有问题。而我国医疗价格未呈市场化,商业医疗保险赚钱少,因而即使市场大,但可行的商业模式还得继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