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 芳)肛肠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损失重,但防治却面临诸多问题。近日在京召开的2015年中国慢性病大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分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教授指出,应大力强化肛肠疾病防治宣教,规范临床诊疗,通过重“三早”防“三过”的方式应对国人肛肠顽疾。 “我国肛肠疾病发病率高、覆盖人群广。”安阿玥介绍,有数据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9.1%,其中痔疮的发病率最高,占肛肠疾病发病总数的87.25%。覆盖13岁~84 岁人群,其中青年居多。同时,肛肠疾病还具有危害大的特点。以最常见的痔疮为例,患者多受到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肛门疼痛剧烈、组织坏死、失眠等多重困扰。此外,肛肠疾病造成的损失大。每年,肛肠疾病致使劳动力受损2000万人~3000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 “而与上述特点相对的是,肛肠疾病防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防治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安阿玥分析,首先,“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公众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羞于就诊的情况,早期筛查措施不完善,加之该类疾病多具有早期隐匿性强的特点,导致“三早”难以实现。其次,重治疗轻预防趋势明显,大部分患者早期预防意识差,医疗机构不重视预防科普,将重点放在治疗上。而在治疗方面,又存在治疗不规范,“三过”(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手术)问题突出,导致治疗花费巨大,甚至带来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 针对上述问题,安阿玥建议,一方面,肛肠领域行业组织、专家、医生通过多种方式加大防治科普宣教工作,引导公众了解、重视肛肠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三早”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培训、完善治疗方法、规范临床诊治、强化基本功训练,加强对“三过”问题的防范和监管,全面提高国人肛肠疾病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