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潇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陈宏武课题组通力合作,成功发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靶点。该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药物》杂志上。
近年来,晚期前列腺癌特别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获得迅速发展。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雄激素受体AR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当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或其所调控的基因来完成,但使用阿比特龙和恩扎鲁胺等靶向雄激素受体通路的药物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反应。
研究团队发现,除雄激素受体AR外,核受体家族中另一成员RORγ对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也起到关键作用。RORγ在转移性肿瘤中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程度密切相关。“通俗来说,我们发现了新的蛋白抑制通路,可以调控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许永说,“当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小分子直接抑制雄激素受体。我们研究发现,通过抑制核受体成员RORγ可有效调控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基于这个机理设计药物,可能解决直接针对雄激素受体治疗前列腺癌产生的耐药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相关化合物的临床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