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潇雨)“全世界高血压患病率都在上升,防控形势严峻。我国高血压防控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晓率低。”近日,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张新华教授在“基层血脂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会上指出,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控的知晓率仅为46%。而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知晓率已达到50%。“我国目前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四五十年前的水平。”
张新华介绍,目前我国血压超标人群占总人口的21.7%。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2025年应降低到16.3%。实现这一目标,患者教育要先行。国际经验显示,在知晓人群中会有一半接受治疗,而在获得治疗的人群中有一半能达到有效控制。提高知晓率才有治疗和控制的可能。筛查高危人群是重要环节,也是基层医生的重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青年人的相关教育也亟待关注。培训现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提出,工作中经常遇到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他们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琳回应,不建议使用药物控制危险信号,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关键。但目前对此类患者宣教难度大,建议很难得到有效执行。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可以在周末抽时间做运动,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此类风险人群实施药物干预的医学试验证据。
“基层血脂继续教育项目”由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组织并发起,于今年4月启动。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以心血管疾病筛查、诊疗、转诊、管理等医疗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社区培训会,其中医师培训会开展36场、社区院长培训会18场,以期提高基层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