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廖志林 通讯员刘 欢 刘 琴)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成功为一名脊髓外伤导致神经源膀胱患者施行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据悉,该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国外相关单位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时多结合体外肠道处理,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报道较少。
手术在该院泌尿外科沈宏教授的指导下,由年轻医师罗德毅完成。据罗德毅介绍,该患者为43岁女性,工伤致脊髓损伤10余年后出现尿失禁,经进一步检测,发现双肾积水明显且膀胱内压力极高,确诊为低顺应性神经源性膀胱,若不及时处理,双侧肾积水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尿毒症,危及患者生命。经科室多次讨论,手术团队决定打破常规,施行损伤最小、恢复最快的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手术中,医生采用井字型肠道血管分离法,有效保护肠道血供,在乙状结肠冗长区域取一段富血供肠管,并纵行剖开备用,经肛门与肠道远近断端吻合,从而恢复肠道连续性。罗德毅告诉记者:“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肠道血管,避免出现肠管坏死、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手术在腹腔内完成,如果肠片与膀胱的吻合不可靠,可能会造成腹膜炎、长期漏尿等情况。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罗德毅和沈宏充分游离膀胱后纵向切开,将备用肠片与膀胱剖面多点固定后进行连续缝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常规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