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闫 龑)6月17日~19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京召开,主题为“智能医疗,更健康的心脏”。与会专家提出,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迅速应用,将推动基于基因的心脏疾病的精准医疗,使心血管疾病个性化治疗成为可能。
据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海涛介绍,我国心脏重症、心血管疾病治疗传统模式中,医患更多关注于住院期间的治疗而忽视预防与日常的心脏健康管理,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逐年增高。因此,健康心脏管理包括心脏治疗的概念应提前,由健康人群重视心脏健康管理开始,心脏诊疗及健康管理应涵盖入院前、入院后、出院后全程的全民化教育。目前,由于心脏健康整体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医生教育不足及患者医疗健康知识匮乏等,心血管病患者缺乏长程用药管理且达标率低。我国还没有大规模、统一标准的心血管健康数据,缺乏对心血管医生、病患双方的监管系统。智能医疗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和分析医疗实践、医学研究的各种医疗、医学大数据,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防治疾病和健康管理的目标。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主任晁彦公说,当临床或科研的数据累积量比较小或者以专家本身为核心进行治疗时,难免会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对心脏重症患者来讲,其病情更为复杂多变,往往涉及多个器官的治疗,易产生并发症。用大数据可以弥补循证医学方法的短板,也可以弥补个体知识的欠缺以及判断分析疾病变化时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