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衣晓峰 通讯员张晓鹏)日前,我国学者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首次阐明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机制,为人类揭开埃博拉病毒的神秘面纱以及今后通过“药物开关”关闭该病毒感染的“大门”,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科学依据。
据了解,埃博拉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糖蛋白是介导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唯一蛋白,因此被认为是疫苗研发的首选抗原及抗病毒制剂开发的理想靶标,但其在宿主细胞内的成熟机制仍不清楚。针对这一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王斌博士经过潜心探索,发现内质网分子伴侣钙连蛋白和钙网蛋白参与了囊膜糖蛋白的成熟过程。同时发现,囊膜糖蛋白的GP2亚基N-糖基化在调控蛋白的表达和病毒组装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P2亚基的N-糖基化通过参与蛋白的剪切、蛋白糖链的加工、多聚体的形成及蛋白折叠等多个过程,影响病毒的组装和感染。
郑永辉介绍,病毒必须借助宿主细胞的内环境来完成自身蛋白的成熟及病毒粒子的组装,这是一个涉及多个生物学事件的精密调控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或缺失都可能使病毒无法装配和感染。专家评价指出,该研究深入揭示了细胞通过囊膜蛋白糖基化而调控蛋白功能的详细机理,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