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芳 通讯员赵凌 陈姣)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在线发表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研究团队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持续效应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持续疗效,为针灸临床治疗效应提供了又一高质量证据。
据悉,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对其干预主要是预防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并缓解症状。目前,用于治疗的西药主要包括丙戊酸钠、托吡酯、美托洛尔和心得安,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如肥胖、疲劳、睡眠障碍和胃肠道不耐受等。
梁繁荣等人此次完成的研究,共招募249名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针刺组、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的患者均接受20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随访20周。结果表明,入组16周时,针刺治疗组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而假针刺组与等待治疗组间头痛发作次数差异不明显,说明针刺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且从入组4周开始,针刺治疗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天数和疼痛评分均明显少于假针治疗组和等待治疗组,该差异可一直维持至入组24周。这表明,针刺在预防偏头痛发作方面具有至少24周的持续性效应,整个研究中未发生针刺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上述研究的参与者,还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多家附属医疗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后,引起了国外同行专家、国外媒体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