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曾福泉 周炜 记者宋黎胜)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鲁林荣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补充摄入抗氧化剂,存在促进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风险。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免疫学著名期刊《实验医学杂志》上。
据鲁林荣介绍,人体内除了存在名为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科学家还发现了名为Th17细胞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7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抵抗胞外细菌、真菌感染的宿主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包括Th17细胞在内的各种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维持着动态平衡,但如果某一类细胞太多了,机体就会产生免疫反应失衡,导致免疫反应低下或是反应过度,损伤到正常的体细胞。大多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反应过度有关。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NAC、维生素C、辅酶Q-10、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等,它们可以中和细胞内的自由基,因此被一些厂家拿来作为保健品或化妆品的成分,并被宣传有“延缓衰老,永葆青春”的作用。课题组发现,抗氧化剂的摄入会打破辅助性T细胞的平衡调节。这是因为抗氧化剂削弱了一种名为MINK1的激酶,而MINK1能通过感知细胞内或是细胞微环境中的活性氧水平抑制Th17的分化。如果把Th17比作是战斗力极强的莽夫,那MINK1就是劝莽夫要小心行事的警察,帮助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在小鼠实验中,给小鼠喂食一种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后,会诱发小鼠产生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付国通说,这意味着,在抗氧化剂面前,MINK1对于TH17的抑制减弱了,使Th17细胞更加容易“反应过度”。
“事实上,学术界对于抗氧化剂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实验表明额外服用抗氧化剂对身体有利,因此必须慎重采用。”鲁林荣表示,这项研究提示,多服用抗氧化剂存在的风险,是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平衡,特别是针对那些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