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 通讯员严晓慧)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规范建立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治疗路径。近日该成果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合理、有效、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我国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试点并推广临床路径管理,但由于艾滋病感染诊治的复杂性,一直没有建立和推行艾滋病诊治的临床路径。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国内发布了多部艾滋病诊疗指南以及诊疗常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省市、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医院内不同医生对指南的解读或遵守情况都有较大差异,导致同一患者在这些机构就诊时获得的诊治方案有较大差异,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卢洪洲科研团队在总结本院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医疗实践和我国艾滋病诊疗常规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团队多年来积累的临床诊治经验,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内容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相关肿瘤、合并其他疾病、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职业暴露、艾滋病恐惧症等临床疾病诊治的临床路径;具体疾病或相关临床状况的临床路径还包含了诊断标准、路径要求和标准、首日评估、后续诊治措施及评估、随访要求等;并将建立的临床路径编写成《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一书。目前,该科研团队已将该书籍内容转化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中加以具体实施并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