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谭珊 特约记者袁蕙芸 记者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孙刚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新近提出胎膜糖皮质激素再生酶作为早产治疗靶点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内分泌领域顶级刊物《内分泌学评论》杂志上。
据介绍,我国早产发病率为7%,每年有100多万名早产儿出生。早产不仅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存活下来的早产儿致残率高。由于人类分娩启动的正常机制尚未完全解析,因而目前尚缺乏防治早产的有效手段。再就是胎膜是人类胎儿组织中再生糖皮质激素能力最强的组织,其生理和临床意义也并不清楚。
孙刚自1997年发现糖皮质激素再生酶11β-HSD1在胎膜大量表达以来,便一直潜心诠释胎膜大量表达此酶的意义。孙刚团队科研人员发现,胎膜11β-HSD1的表达存在随孕期不断增加的正反馈机制;由11β-HSD1再生的糖皮质激素,除了通过诱导胎膜促分娩激素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促进胎盘子宫激活激素雌激素的合成参与分娩启动外,还通过诱导凋亡、降解胶原蛋白和抑制基质蛋白交联参与胎膜细胞外基质重构和胎膜破裂。
专家认为,上述研究成果诠释了妊娠期胎膜再生的糖皮质激素参与胎膜破裂和分娩启动的生理和临床意义,也为针对胎膜糖皮质激素再生环路开发具有靶向性防治早产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