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特点:高技术 高强度 高风险
1. 职业要求高,培养周期长
一是由于医疗卫生技术的复杂性及信息不对称,对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修养要求高于其他行业。例如医生和护士必须具有医学院校的专业学历、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并进行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二是医务人员的培养周期远长于一般专业,我国医师的规范化培养模式是“5+3”,即需要接受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他专科医师还需要接受更长时间培养。三是医学知识更新快,诊疗技术日新月异,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终生学习。
2. 社会责任重,执业风险高
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是重大民生问题。每当发生重大公共事件,医务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治。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各种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的职业暴露风险远大于一般人。医疗条件与技术的局限与患者的期望始终存在差距,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理解和患者的责难。近年来,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3. 工作强度高,技术难度大
公立医院工时制度和岗位职责具有特殊性,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规定: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病房护士实行三班轮流值班;手术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ICU病房建立一线、二线和三线医生分级值班制度。
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求:“弹性安排门诊时间,积极开展预约门诊和全年开放门诊,鼓励开展延时门诊、夜诊等医疗服务形式”.由于患者的病情难以预料,医务人员工余时间自主性差,随时要应对抢救等紧急情况,节假日、公休日工作成为常态。
目前,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提高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3.4小时,平均每月值7个夜班,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33.5%.医疗卫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由于患者的病情难以预料,技术难度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尤其随着患者及家属的期望越来越高,医务人员同时还需具备较高水平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
■薪酬现状:总体较低 增幅较慢
1. 总体较低,增幅较慢
2010年,我国社会行业中,人均工资水平在前10位的分别是金融业(70146元);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64436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6376元);电力、燃气(47309元);采矿业(44196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1428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0466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40232元);租赁和商业(39566元);教育(38968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位于第8位,2005年~2010年间,卫生行业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水平排位分别在第7、9、7、8、7位。
据全国劳动统计年鉴分析,我国2009年的医疗卫生行业(包括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人均工资收入为35916元,2011年增加到46708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增长速度为6.3%,低于社会平均水平(7.4%)。
2. 薪酬结构不合理,内部工资差距小
一是基本工资比例低。据统计,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总收入中基本工资约占20%左右,大部分靠绩效工资和奖金。
二是津贴补贴水平低。护士工龄津贴于1985年提出,从事护理工作满5、10、15和20年以上者,每月护龄津贴分别为3元、5元、7元和10元,时至今日仍执行此标准。医疗卫生津贴1979年制定,最高标准每人每月15元,最低为4元,2004年提出不再出台标准,经费由各单位解决。2012年与2008年相比,县级公立医院每医生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加20.3%和44.4%,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分别增加15.3%和32.8%,工作负荷明显增加,但护龄津贴、医疗卫生津贴未做动态调整。
三是人员支出比例低。一般地,我国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只约占总支出的1/4,而国外医疗机构人员支出一般占到总支出的40%~70%.四是内部岗位收入差距小。我国医务人员不同岗位间分配差距普遍在2倍以内,远低于国际上内科医生与护士(2.3倍~6.6倍)、内科医生与检验技师(2.4倍~6.3倍)的差距,知识水平、岗位职责、工作风险等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够。
3.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低,人力补偿不足
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仅占总收入的8%左右,甚至部分地区部分医院多年零投入。目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结构仍存在问题。技术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如护理费、手术费)严重低于成本。以挂号费为例,2000年~2012年,县级医院次均挂号费仅增加了0.2元,城市医院也仅增加了0.8元,而同期人力成本支出翻了近5倍。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欠佳。
一是自感工作压力大,33%的人认为工作压力过大;
二是自评职业地位不高,54.4%的受访对象社会地位评分不超过60分;
三是自感执业环境较差,防范心理较重,仅有20.1%的人对当前的执业环境表示满意,88.5%的人认为有必要防范患者的追究和质疑,也仅有32.6%的人会采用有效但有风险的新技术。
据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成为医务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北京和上海的医师由于工资待遇原因离职的比例分别达到55%和30%.行业吸引力下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医务人员仅占6.8%,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医务人员比例较前几次调查持续降低。
■扒一扒薪酬制度的他山之石
薪酬高低由多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