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 脊柱外科学的发展,以牺牲椎体活动度为代价获得脊柱稳定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已逐渐被更先进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所取代。然而胸腰椎骨折时,由于 承担大部分负荷的前柱往往破坏严重,因此单纯的短节段固定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强度,存在椎体塌陷、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晚期并发症。故一些学者提出在后路短 节段椎弓根螺订固定的基础上辅以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 技术治疗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50例,短节段椎弓根固定48例,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说明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例纳人 标准:①MaCormack载荷分享评分<7分;②矢状位成角畸形为200}400,椎体压缩高度<50%;③椎管阻塞面积>50%, 但神经功能完整;④不完全神经损伤,椎管阻塞面积<60%;二受伤至手术时间<10d;⑥骨密度基本正常;二至少有一侧椎弓根完整。病例排除 标准:1;}'IaCormack载荷分享评分)7分;②矢状位成角畸形<20。或>400,椎体压缩高度)50%,椎管阻塞面 积<60%,目_神经功能完整;③不完全神经损伤,且椎管阻塞面积>50%;④受伤至手术时间>10d;⑤骨质疏松;⑥双侧椎弓根断 裂;⑦伴随严重脏器合并伤,或患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本组98 例,男66例,女32例;年龄19一65岁,平均44.9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性骨折,按Deni、分型:A型34例,B}!140例,C}!J10 例,D}'}1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72例,重物砸伤7例受伤椎体:T,_19例,L,44例,L}25例,L;10例患者均有腰背部 疼痛,其中90例合并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术前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6例,B级10例,C级14例,D级19例,E级49例。受伤至就 诊时间为1h至lOd,平均9.7h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正、侧位X线、CT及MItI检查,测量脊柱后凸(obb角和伤椎前后缘高度。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 者分成两组,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其中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组(短节段组)48例,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组(经伤椎组)s0例。两组患者术前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表1),具有可比性。
二、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背部正中切口,沿棘突两侧将竖脊肌切开并向外侧剥离,暴露伤椎及上、下邻椎双侧的关节突,在C型臂X线机透 视下定位,在伤椎的上、下邻椎椎弓根常规置人4枚螺钉(附加单侧伤椎固定组需在伤椎椎弓根相对完好的一侧额外置人1枚万向螺钉,若双侧椎弓根均骨折,则放 弃伤椎置钉行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根据术前影像学证据或术中探查情况,对伴有神经损伤者按照神经损伤情况,予全椎板减压(如椎管压迫主要集中在一 侧,亦可行该侧的半椎板切除术)。将钦棒按照正常的脊柱生理弧度预弯,在器械辅助下拧紧螺帽,锁定,使伤椎螺钉在钦棒固定弧度下对椎体形成推顶力,从而恢 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对于游离小骨片予以取出,而对于有明显骨块占位者用顶棒撬拨或推顶使其复位。最后装上横杆,置人引流管引流,依层关闭切口。
三、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采用电话和门诊复查方式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通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对比角及伤椎前、后缘高 度矫正、丢失情况,以评估手术效果。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随访期间观察内固定装置弯曲、松动或断裂 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