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勾画出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2014年,我市沿着法治的轨道阔步前行,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打造高效政府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政府要依法推进职能转变,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对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做好简政放权、改进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日,南票区高桥镇的宋志佳和佟莹莹手拉着手来到位于102国道旁的高桥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不到20分钟,他们就办完了所有手续,领到了结婚证书。“这项服务太好了,省去了‘进城’的麻烦,对我们来说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宋志佳和佟莹莹接过了红彤彤的结婚证书,脸上写满喜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桥镇婚姻登记处是从去年7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办理了50多对登记手续,镇上的百姓感受到了真正的方便。
据了解,去年7月初,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婚姻登记下放乡镇工作,全市43个乡镇婚姻登记处(不含绥中)全部投入使用,惠及农业人口190万左右,达到了便民利民、服务群众的目的。
简政放权,更好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简化了行政审批和许可程序,为打造高效政府注入了强心剂。
市编委办副主任张树华告诉记者,2014年初,我市对13个市直部门的39项行政职权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取消15项、下放17项、合并7项,涉及投资、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等多个领域。“去年第四季度,市编委办又牵头开展了市直部门第二批权力下放工作。”张树华说,这一次我市确定取消26项、下放172项、转移协会组织2项、缓征收费2项行政职权项目,将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对外公布,目前已进入发文程序。
在承接上级下放权限方面,2013年—2014年省政府分两次下放了行政职权合计453项,其中涉及行政审批372项。我市对承接的审批事项全面梳理、规范,建立了“项目明确、流程清晰、职责到位、运转灵活”的审批服务链,确保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改进工作作风,让百姓办事感受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是我市法治政府建设道路上的又一务实之举。
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一年为企业节约资金100多万元,而且时间由2个多月缩短为10多分钟,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给滨城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公司注册资本准入门槛,用1元钱作为认缴注册资本,就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1元钱办公司的事发生在市民李先生身上,他从工商部门拿到执照4个月了。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了滨城“创业潮”,带来的效应更是显而易见: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增加明显,市场活力倍增。从去年初至去年11月底,全市新登记内资公司2245户,同比增长101.3%;认缴注册资本总额117.6亿元,同比增长324.5%。
依法行政,创新监督,打造责任政府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坚持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打造责任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2014年,我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监督,政府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老张介绍,前不久,他和另外几家社区医疗门诊被居民举报医疗设备存在噪音扰民等问题。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到门诊调查发现门诊没有办理环评手续,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工商、卫生等许可证我们都有,就是不知道开办社区门诊还要办理环评手续,不是故意不办的。”老张接着说,“当时夏科长给我们看了相关规定,并把他们自编的法律宣传手册送给我们每人一本,让我们学法知法懂法。”
市环保局及时召开行政处罚领导小组会议,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不妨碍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就医,减轻门诊经济负担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为社区门诊补办相关环评手续,不仅未对社区门诊进行行政罚款处罚,还为他们节省了10多万元的环评费用,使社区门诊实现了合法运转。文明的执法程序,得到了社区门诊和居民的高度赞扬。
和社区医疗门诊类似的案件,市环保局执法人员每年都要处理十几件。在对企业或个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市环保局不是简单地以罚代管,而是采用以罚促管的方式,树立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让政府在群众心中更有威信。“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市在强调规范、工作、文明执法的同时,还创新行政监督,健全纠错问责机制。
对136个涉企科室、重点岗位及其负责人,开展服务对象、园区企业评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评议;加强行政复议监督、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部门网上评议;通报21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典型案件,26人收到党纪、政纪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一项项监督举措的有力落实,给群众的是责任,得到的是信任。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法治政府必然是阳光政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设阳光政府,重在政务公开。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办事流程透明,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满足群众期待,阳光政府建设大步向前。“三公”经费历来是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三公”经费开支数据,民间也是议论纷纷。不过,2014年7月31日,各市直部门(涉密部门除外)首次通过本部门及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了本部门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把“账本”晒出来,让群众看得清清楚楚,这项工作,葫芦岛走在了全省前列。
“各部门‘账本’拿出来‘晒太阳’,我们看得明明白白,这样的政府更透明,更值得信赖。”市民李志强打开市发改委网站进入“部门2014年预算”,继续说,“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明细、‘三公’经费预算表一目了然。”
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公开中,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并细化至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三公”经费部分的“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
“三公”经费的首次亮相得到了群众拍手称赞,从属于公共服务信息的“阳光分班”同样好评如潮。
每年新生入学前,总会有少数家长和学生为择校、择班、择师费一番脑筋,这也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群众对此非常不满。市教育局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决定于去年新学期开学,对市内中小学校新生入学全部实行“阳光分班”,保证让每位学生公平入学。
“‘阳光分班’非常公平,我们都亲眼见证了分班的全过程,中间没有一点儿猫腻,对此,我们举双手赞成。”12月25日下午,在实验小学门前,当记者提起“阳光分班”,两位家长凑上前来,不断夸赞。
实验小学副校长王莉告诉记者,去年8月29日,学校进行了“阳光分班”,教育、纪检、媒体以及随机邀请和主动报名的60余名家长全程监督了分班过程。
“我们将488名新生信息全部录入区教育局统一制作的分班软件,在现场公开操作后,学生被随机分入8个班级,名单由教育、纪检、学校各执一份,任何人不许改动。”王莉介绍,为了保证公平,班主任在学生名单确定后才公开抽签确定。
“‘阳光分班’一点儿水分都没有。”实验小学校长魏吉林坚定地说,为了保证公平,学校11位教师的子女也全部参与了“阳光分班”,不享受任何特权,而且所有学生,如果不参与“阳光分班”,就没有电子学籍。
2014年,我市政务公开的态度坚决,建设阳光政府的步伐坚定。
2014年,行政权力运行信息、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公共监管信息公开更进一步;2014年,政府网站建设、依申请公开工作、重大政策出台前征求意见和出台后解读工作、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机构建设稳步提升。
法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关闭,法治政府建设中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