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教育部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10日在北京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民营医疗机构承担服务工作量将达到40%,公立医院下降到60%,医疗资源分配将更加合理。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显著,新医改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依然面临着问题、风险和挑战。
报告称,中国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2003年中国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卫生服务需要指标)是14.3‰,2013年则为24.1‰。2013年中国城市地区婴儿死亡率为5.2‰,农村地区为11.3‰,农村地区是城市地区的2.2倍。
报告在总结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问题与困境时指出,在政策设计层面,卫生人力资源流动受到束缚,不同省份之间部分诊疗服务执业资质不能互认。在政策执行层面,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之间的变更程序不规范,审批权与监管权不匹配,民政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缺乏协同监管机制。
报告认为,到2030年,中国民营医疗机构承担服务工作量将达到40%,公立医院下降到60%。医疗服务市场将呈现公平竞争的局面,医疗资源分配将更加合理。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到202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