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谷歌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了一款手环的专利,能破坏血液中的癌细胞。这项被称作“纳米粒子电泳”(Nanoparticle Phoresis)的专利描述了一款可穿戴设备,“能自动修改或破坏血液中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这些目标包括酶、激素、蛋白质、细胞或其他微粒,当存在于血液中时,它们会对用户的医疗状况或健康产生影响。
根据专利文件的描述信息来看,谷歌智能手环是利用超声波或无线电频率等“外部能源”来锁定人体中的这些对健康有害的细胞,并通过向血管发送能量,包括红外线信号、无线电频率、声脉冲或磁场,以此来影响、干预佩戴者的健康状况。
谷歌在专利申请材料中称,其可穿戴设备能破坏引起帕金森症的部分蛋白质,从而延缓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目标可以是癌细胞,通过有选择性地定位,并修改或破坏癌细胞,癌症的扩散可能会受到抑制”。
这并非首次有迹象表明谷歌在研究癌症。2014年10月有消息表明谷歌旗下研究部门Google X(此实验室曾经研发过太空电梯、谷歌眼镜和气球基站Project Loon—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信kgn091备注)在开发一种能发现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药丸”。
纳米粒子带有磁性,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能制造一个磁场,吸引与目标细胞“在一起”的纳米粒子,从而发现目标细胞并计数。
谷歌称,这类设备要投入临床应用还需要至少5年时间,且表示其研发目标是预防性检查而非治疗。
谷歌旗下投资机构掌门比尔?马利斯(Bill Maris)因宣称未来人能活500岁、目前的癌症治疗手段将很快显得“原始”而受到关注。他还表示,谷歌已经聘请科学家作为合作伙伴,确定开发能治疗癌症的技术的创业公司。由谷歌眼镜搞大的智能穿戴产业还在河里摸石头,而谷歌目前又来了个更刺激的:基于智能手环进行癌症治疗。
根据专利文件的描述信息来看,谷歌智能手环是利用超声波或无线电频率等“外部能源”来锁定人体中的这些对健康有害的细胞,并通过向血管发送能量,包括红外线信号、无线电频率、声脉冲或磁场,以此来影响、干预佩戴者的健康状况。
这顿时让我想到搜狐张朝阳在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一句话,未来人类或将永生。谷歌治癌手环会不会成为缔造这传奇的“神来之手”,它到底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可穿戴医疗产业将被引爆
如同之前谷歌眼镜引爆了智能穿戴产业一样,谷歌这次所提交的专利信息将进一步引爆智能穿戴产业的核心,也就是健康医疗。尽管之前的谷歌眼镜引爆了智能穿戴产业之后,越来越多的产业认识到了智能穿戴将会成为物联网时代的一个关键点,不同的企业尝试着从不同的路径进入智能穿戴领域进行尝试,包括传统的科技公司、时尚公司、钟表公司、通信公司等,基于各自固有经验的角度形成了对智能穿戴产业的理解,并推出了相关的产品。
这些产品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从手环、手表、内衣、衣服、裤子、鞋子、袜子,以及各种看似与智能穿戴并无强烈关系的奢侈品也纷纷出来为智能穿戴站台。但现实处境中,消费者似乎为智能穿戴买单的热情并不高。
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首先是基于医疗,专业的医学知识才能建立有效的算法模型,其次才是硬件的技术方案与零部件的技术性能,以及软件与医院系统的结合。
未来人类或将永生?
谷歌这次被挖出来的专利到底预示着什么呢?如果说谷歌眼镜是为了让智能穿戴从科幻片中走出并走入大众视线,那么谷歌智能手环是为了真正让大家明白智能穿戴的内涵。我们不论其技术原理,这个话题后续再专门与大家讨论,就其专利中所显示对医疗所产生的变革足以影响这个时代。
最关键的是谷歌智能手环告诉我们不要再去扯那些手机与智能穿戴之间的事情,我很早就说过智能穿戴干掉手机那只是时间问题,并且未来的重点一定是在智能穿戴上。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点是手机,那么物联网时代的重点一定是智能穿戴。
并且我认为可穿戴医疗这个产业将会被激发,不论是媒体还是资本的关注度将会转向于可穿戴医疗这个产业,包括一些体内可穿戴设备,比如纳米机器人等对抗、治疗癌症的技术。
最后,还是借用张朝阳的话来作个总结,那就是未来人类或将永生。或许他去年在讲这个话的时候一些人很难理解,但面对谷歌智能手环专利的爆料,人类可能距离永生真的仅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