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后放开60项政府定价,到中央定价项目将只保留6种类;从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围……近来举措频频的价格改革一直牵引着人们的视线。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作为价格改革的推进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如何实现自身转型同样备受社会关注。
“根据委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价格司立即行动,扎实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全面梳理政府定价项目,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全面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大幅度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推进价格工作职能定位转型,把工作重心从定价审批转移到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市场价格调控和价格行为监管上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表示。 许昆林说,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曾经走在各项改革前列,创造过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全司同志认为,近年来价格管理的理念、方式、作风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尚存差距,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差距,通过深入分析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和价格运行规律,认真思考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下如何发挥好政府作用,找准新常态下的新定位,从四个方面更加主动、更加大胆地“转”。
第一,大幅简政放权。去年以来,在委党组领导下,价格司对现有政府定价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在稳步实施。先后放开医保目录内低价药、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全部电信业务资费、烟叶收购价格、港口竞争性服务收费、部分铁路民航运输、部分建设项目服务和专业服务等60项政府定价
第二,加快推进资源能源价格市场化。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思路,价格司研究提出能源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操作方案。电价改革先行一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发之前,率先在深圳市、内蒙古西部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日前又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四省区列入先期试点范围,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单独核定输配电价。
第三,大力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为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全面提升服务宏观调控的能力,价格司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指数研究院等10家机构建立了全面合作机制,今后将在价格监测数据、价格形势分析、价格信息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加强合作。
第四,高效推动依法治价。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保证价格工作于法有据、依法推进,价格司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价。启动中央和地方定价目录修订工作,确保目录外没有定价权。目前中央定价目录已完成修订初稿,近期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已批复上海定价目录,并初审了12个省的定价目录,今年计划完成全部地方定价目录修订工作。
许昆林强调,价格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结合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精心设计操作方案,完善放开价格后的调控监管措施和利益调节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全面加快价格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