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幸福?积极心理学或者幸福、康乐、生活质量等研究都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Tatzel说道。有几项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能力、自主权、积极的人际关系、自尊心和个人成长。并且有研究显示,与满足这些需求相比,人们对金钱财富的需求所花费的时间远多于花在个人意义活动和社会关系上的。
Tatzel的演讲说明了究竟有多少个消费者因素与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唯物主义不仅不利于环境,更不利于消费者的福利。Tatzel说道:“随着对已有东西的厌倦和对新事物的渴望,人们的需求逐步升级,这反而导致了更多的消费和更多的浪费,能源消耗和大气中的碳排放量也更多。人们想要的东西和拥有的东西差距越大,不满的情绪就会越强烈。唯物主义思想的减少就等于幸福的增加。”
Tatzel指出,另一条幸福之路就是节俭,这意味着节约资源及资金。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节俭的人通常来说会比较幸福。她说道,这可能是避免了花费过多的负面影响,而负债是避免不愉快的一种方式。
与有事情发生相比,人们更喜欢做事。据其他的研究的发现,人们意识到,想要实现更持久的幸福,是要通过改变他们的活动而不是改变物质环境。Tatzel说道:“在记忆中体验生活是无与伦比的,要经常与他人分享,我们并无必要拥有一个资源密集型社会。”
她还描述了另外一个研究,发现培养个人才华和人际关系比金钱和名誉更能使人快乐,而且人们从中能通过拥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使得自己不去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财产的。
Tatzel说,当谈到钱时,研究发现高收入可以满足生活,但不能买到快乐。研究发现,反映了人们日常的娱乐、压力、悲伤、愤怒和喜爱等经历的情感健康,决定了生活的愉快与否,而拥有金钱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思考的人生评价对其影响是不同的。生活的总体状况是随着收入稳步上升的。情感健康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规律在年收入超出75000美元的人中就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Tatzel说:“社会上有些人崇拜腰缠万贯的富人所设定的成功标准,这种标准虽无法企及却领导着我们通过更多的劳动和付出去实现它。消费驱动型经济正在冷却,减少工作和消费不仅有利于环境,更有利于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