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教授提出,我国口腔生物材料90%以上依靠国外进口,这种状态必须改变。现在生物材料在口腔、眼科等的发展正向着再生医学应用发展,利用材料去刺激细胞再生,调动人体自我康复能力。这是当代生物材料发展的前沿,也是口腔科生物材料的发展发向。
美国LOMA LINDA大学牙科材料研究所所长李一鸣教授表示,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进展,具有生物活性的牙科材料已经成为当代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在未来最应该得到大力推广的牙科材料,因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能够刺激机体自体生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修复已经缺损、缺失的组织。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及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吴刚教授报告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仿生磷酸钙和骨形成蛋白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他表示,这种仿生涂料能够沉积于金属植入物和生物材料。他进一步研制了两种具有骨促进和骨诱导功能的材料,这种材料在治疗大面积骨缺损中具有较大潜能,目前已经进入大动物实验阶段,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
“就像是用胶原建成一个家,在家里加一些小糖果——活性因子,让身为小孩子的干细胞们被糖果吸引到这个家里,然后再给他们另一些糖果——生长因子,诱导干细胞按照我们需要的形态完成成骨细胞转变,最后真正形成一个自体产生的骨组织。”温州医科大学引进的第一位“青年千人计划”的叶青松副教授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他的新理念——从骨寻找到骨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