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早期开展的欧洲房颤试点调查观察性研究项目表明,大多数(72.2%)未行药物复律、电复律或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接受 VKA 治疗,仅有 7.7% 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接受不同抗凝药物的患者之间出血危险因素无差异。
另外,一项关于静脉血栓栓塞(VTE)治疗的综述显示,目前 VTE 主要治疗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和 VKAs。尽管 NOACs 在 VTE 治疗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常规运用于临床实践尚有待时日。
二、达比加群血浆浓度与出血事件相关RE-LY 研究显示,达比加群血浆浓度与缺血性卒中和严重出血临床结局相关。在 9183 名患者中,缺血性卒中 / 系统性栓塞和严重出血人数分别为 112 名和 323 名。
达比加群血浆浓度取决于年龄、性别、肾功能和体重等因素,与种族、地域以及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无关。严重出血和缺血性卒中风险与达比加群最低浓度相关,随着达比加群剂量增加,严重出血风险增加,且年龄为最强独立协变量。
该分析强调了药理学数据对于明确 NOACs 最佳使用方案的重要性,根据患者临床特征调整达比加群剂量或有益于房颤患者亚群。
三、NOACs 特异性拮抗剂崭露头角现阶段,尚无特异性拮抗剂逆转 NOACs 抗凝作用,关于处理 NOACs 相关危险生命的出血并发症的临床数据也非常有限。鉴于越来越多的房颤和 VTE 患者将接受 NOACs 治疗,我们需要新的药物来处理 NOACs 相关紧急出血事件。下面介绍几种可能进入临床运用的 NOACs 拮抗剂。
1、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CC)包含维生素 K- 依赖的抗凝因子,有研究表明静脉注射 4 因子(II、VII、IX 和 X)PCC 可纠正利伐沙班引起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内源性凝血功能异常,但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Idarucizumab
基础研究表明,Idarucizumab(一种人源性单抗片段)可对抗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针对 Idarucizumab 的 III 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阶段。
3、andexanet-alfa
II 期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ndexanet-alfa 单次剂量可拮抗健康志愿者中阿哌沙班抗 Xa 因子活性。
4、PER977
II 期临床研究表明,依度沙班治疗 3 小时后单次静脉注射 PER977(100-300mg)10 分钟内使全血凝血时间降至超过基线水平 10% 以内,而安慰剂治疗患者达到这一水平需近 12-15 小时。另外,PER977 治疗 10-30 分钟内患者恢复基线止血水平,且持续 24 小时。
四、长程 DAPT 减少支架内血栓但增加出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中,研究人员将 9961 名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 DAPT 治疗 1 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继续 DAPT 组和单用阿司匹林组,持续时间为 18 个月。研究表明, DAPT 持续超过 1 年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和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但增加出血。因此,临床医生在延长 DAPT 持续时间时应谨慎权衡利弊。
五、抗血小板新药 vorapaxarVorapaxar 是一种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拮抗剂,2014 年被美国 FDA 顾问委员会批准作为 DAPT 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委员会指出该药尚缺乏拮抗剂,并且是否适用于体重小于 60kg 的患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尽管 2014 年未发表关键性的 III 期抗栓治疗临床试验,但对现有抗栓药物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此外,靶向 VIII、IX、XI 和 XII 因子的新药或为将来抗栓治疗提供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