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纳入 15 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儿,使用 4.5 mm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LC-DCP)。适应证为儿童需大于 5 岁且体重大于 100 磅(>45kg)。绝对禁忌证为开放性骨折以及感染。
图 1. 10 岁男童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前正位 X 线片
图 2. 右侧股骨术前正位侧位片
手术技术
术前常规静脉注射抗生素,全麻后,取仰卧位,腿部透视下牵引复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行手法复位。所有患者均采用长(10-16 孔)LC-DCP,透视定位,大腿前侧放置钢板。
常规来讲,钢板需满足骨折线近端远端各六个钉孔,采用钢板折弯机对钢板塑型,股骨近端小弯,远端以及干骺近端稍大弯,尽可能与股骨解剖结构一致。
股骨远端外侧做一 3 cm 切口,在骨骺以上位置并且切开阔筋膜张肌暴露股外侧肌远端肌纤维(图 3)。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至股外侧肌和股骨外侧面骨膜之间位置,置入钢板,1.6 mm 克氏针钢板两侧最远钉孔临时固定。
图 3. 术中股骨近端远端两处 3cm 切口
正位和侧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以及钢板位置,第 3 根克氏针插入钢板中间钉孔防止钢板反屈。为了固定钢板,在股骨近端(大转子下)做另一 3 cm 切口,可在直视下打入 3 根 4.5mm 皮质螺钉,然后直视下远端打入 3 根螺钉(图 4,图 5)。
图 4. 术后 8 周 X 线片(完全愈合)
图 5. 术后股骨正位侧位片
术后无负重 6 周,之后可部分负重,无需外固定支架支撑,在 6-12 周时骨折愈合后可完全负重。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 15.4 个月(6-27 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畸形或肢体长度差异。在近期的随访中未发现患者有膝关节或髋关节活动受限(图 6、7)。
图 6. 术后 8 周大腿外观
图 7. 取出钢板后 X 线片
术后未见并发症、钢板断裂或者表面及深部感染,同时未发现干骺端生长受影响。
图 8. 钢板取出 3 月后患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