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津市学者 Norihiko Takegami 等对椎体骨折和相邻椎间盘退变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 98 例患者,其中男性 50 例,女性 48 例,平均年龄 68.2 岁,共涉及 486 个椎间盘(T12/L1-L4/L5)。其研究成果在本届 AAOS 会议上展示。
研究使用了半定量技术针对残疾指数以及椎体骨折进行分类。为了分析椎体骨折和相邻椎间盘退变(DD)的相关性,研究将相邻椎间盘分为三组:椎间盘合并头侧 VF,椎间盘合并尾侧 VF,椎间盘合并双侧 VF;并把无相邻 VF 的椎间盘作为对照组。
使用 MRI 来评估 DD 的程度,并使用 Pfirrmann 分级将病例分为三级(正常、早期和晚期);使用多探头 CT 对存在椎间盘真空征 (VP) 的病例进行扫描。最后对椎体骨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或是否出现 VP 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发现共有 118 个椎体中出现椎体骨折(VF)。经 MRI 确认,共有 278 个椎间盘属于晚期椎间盘退变(DD),占 62.8%。在 VF(+) 组中晚期 DD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F(+) 组间晚期 DD 发病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共有 183 个椎间盘合并 VP,占 37.7%。 T12/L1 节段的 VP 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节段,同时 L4/L5 节段的 VP 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节段。VF(+)组的 VP 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F(+)组间 VP 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毗邻双凹型 VFs 的 VP 发生率显著高于楔形 VFs。毗邻粉碎性 VFs 的 VP 发生率为 100%。VFs 的残疾分级与 VP 的发生率无显著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毗邻 VF 的椎间盘晚期 DD 和 VP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毗邻 VF 的椎间盘,VF 可能通过影响相邻椎间盘的微环境,进而导致椎间盘的退变和(或)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