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 Park 等人在本届 AAOS 年会上报道,对 241 例后外侧腰椎融合 (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 PLF) 或后外侧腰椎融合联合椎体间融合术 (PLF+IF) 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均处于同一个多中心临床实验的同一水平。
自体椎板移植骨作为融合材料,不使用任何额外的骨粉填充剂或增强剂。融合效果通过术后 6 个月与 12 个月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1)融合转化 >3mm;2)屈伸成角 >5°;3)CT 扫描显示骨性连接形成。
145 例单独进行后外侧腰椎融合中的 25 例患者 (18.2%) 在术后 6 个月双侧融合,33 例 (24.1%) 只显示单侧融合。96 例进行后外侧腰椎融合联合椎体间融合术 (PLF+IF) 的患者中有 1 例 (1.1%) 在术后 6 个月三个融合部位全部成功融合,10 例 (10.6%) 形成坚强的椎体间融合,8 例 (8.5%) 只出现后外侧融合。
115 例使用 PLF 治疗患者中 48 例 (44.4%) 在术后 12 月出现双侧融合,57 例 (52.7%) 只出现单侧融合。76 例进行 PLF+IF 的患者中有 18 例 (24.3%) 成功椎体间融合,19 例 (25.7%) 至少有一侧后外侧出现融合。
单独腰椎局部自体骨移植后进行腰椎融合时的融合率低于传统金标准的髂骨移植(使用或不使用椎间融合器)。这是目前研究同一水平使用局部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融合最大的数据,研究人员相信本多中心数据可证明在进行腰椎融合术时需要辅助植骨材料来增强融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