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髋部开放手术后的异位骨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但是髋关节镜术后异位骨化的并发症却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报道的发生率在 0% 至 44% 之间。
为了评估髋关节镜手术缝合关节囊对异位骨化的影响,以色列 Amar 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是否缝合关节囊并不影响关节镜后髋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and Related Surgery。
回顾性研究 2011 年 7 月至 2013 年 3 月的髋关节手术患者 143 例,排除标准为影像学随访小于 9 周、既往髋部手术、术前 X 线上存在髋部异位骨化、以及拒绝参与术后常规随访检查的患者。有 43 例患者因为上述原因被排除。对于早期的 50 例患者,研究人员常规开放关节囊并未缝合,结果发现有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 44%。
为了了解缝合关闭关节囊是否影响异位骨化的发生率,研究人员在后期纳入招募了 50 例患者进行了关节囊缝合作为研究组。两组之间并未进行做到随机化入组,但是均未给与预防异位骨化的术前及术后用药。记录患者的手术指证、手术方式(盂唇修复、股骨或髋臼成形)、锚钉的使用数量、手术时间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在全身麻醉下骨科牵引床上进行髋关节手术,关节囊缝合组患者使用 2 号 Ethicon 聚二恶烷酮缝线进行缝合(见图 1)。
图 1 26 岁男性因为左髋复合型股骨髋臼撞击症而进行髋关节镜手术,外侧入路的照片 A 星号指示截骨后的股骨头颈部,双箭头指示切开的关节囊间隙,短箭头指示聚二恶烷酮(PDS)缝合线 B 关节囊间隙消失,关节囊缝合后(箭头处)
伴有微骨折的患者术后 6 周避免负重之外,其余例如进行盂唇修复手术患者在术后 3 周避免负重,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锻炼避免软组织粘连,先进行被动运动,然后进行主动运动和力量练习。
在术后 2 周、6 周、3 个月、6 个月、1 年对患者进行评估。在术后 2 周常规复查骨盆和蛙式位的 X 线来排除骨折,在术后 9 周或更晚一些时间再次复查 X 线评估是否发生异位骨化。
对照组的 50 例患者,男性 31 例,女性 19 例,平均年龄 36.7 岁,研究组男性 30 例,女性 20 例,平均年龄 38.2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股骨髋臼撞击症是最主要的手术原因,占 56 例,其次是盂唇撕裂占 20 例。
100 例患者中,有 64 例没有异位骨化(对照组占 28 例),36 例出现了异位骨化,关节囊缝合的研究组有 14 例出现异位骨化。按照异位骨化 Brooker 分级,其中 1 级异位骨化 17 例(对照组 13 例),2 级异位骨化 15 例(对照组 5 例),3 级异位骨化 4 例(均在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总体异位骨化发生率以及具有临床意义的 1 级异位骨化发生率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图 2 A 21 岁男性因为左侧股骨髋臼撞击症而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术后 7 个月的骨盆前后位 X 线显示出现 Brooker 分级 1 级的异位骨化 B 44 岁男性因为左侧股骨髋臼撞击症而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术后 6 个月的骨盆前后位 X 线显示出现 Brooker 分级 2 级的异位骨化 C 34 岁男性因为右侧股骨髋臼撞击症而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术后 10 个月的骨盆前后位 X 线显示出现 Brooker 分级 2 级的异位骨化
图 3 研究组和对照组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柱状图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关节囊缝合与否、手术类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等变量并不影响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是否缝合关节囊不会影响髋关节镜手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